返回列表 发帖

蒲老师语录

蒲老师语录之甲木与中气:

1.
甲木应该下降,

2.
甲木不降而逆升,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胃气不降。

胃气为什么不降?
是因为中气虚。

脾升胃降,则中气旋转;
脾不升,胃不降,则中气虚而不旋转。

3.
甲木下降,则胆经相火降于下焦水中,水中火足,则生中土中气。

元气生中气,
元气就是肾气,肾水中火足,则元气足,肾气足。
蒲老师语录之脉:
舌像直观,
脉像真实。

有些舌像难以判断虚实,
脉像判断虚实更真实。

寸关尺,浮中沉。
关尺主“里”,
中沉主“里”。

“里”为根本,
关尺重按无力,说明热力不够,阳虚;
关尺重按有力,说明热力较足,需要阴气平衡。

要注意一点,不是有力就好,太过不及都是不好,都是不平。
蒲老师语录

中医有一个普遍现象,也可以说是普遍规律,这个现象就是“初次有效”。

即使是人们口口声声的庸医,也就是见病治病的思维,它也会初次有效。

所以火神派让人深信不疑的地方就在于“初次有效”,几乎每一个爱好者初次用在自己身上都有效,初次用在他人身上也有效,所以因此而深信不疑。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一开始都或多或少会有寒,而附子恰好可以起到斩关夺隘的效果。
悲剧也往往因此而生,因为初次有效而自信,因为很多他人有效而深信,从此走上自残杀人而不知的道路。
蒲老师语录

伤寒论里面有一句话是“核心”,不论症状是汗、是吐、是下,是亡血,还是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凡是治病,不论攻与不攻,都要考虑用药后能不能达到“阴阳自和”。
蒲老师语录

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敌人,博古听取外国专家李德的指挥,一心消灭强大的敌人,却几乎将自己消灭了。

现在很多人治肿瘤的思路,与博古李德的战略战术是一模一样的,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
拉肚子有力喷射,适合绿豆;
拉肚子无力滑泄,适合炒米


阳虚胃寒吃炒米糊好。

是不是胃寒需要看舌苔,很多人以为胃寒,却不一定是
粥,清热+补中多些;
糊,清热+滋阴多些。

气血虚浮。

先大米糊糊稳固气血
虚浮就是降藏不足
中医没有通治感冒的药,不同的人感冒用不同的药;
中医没有通治咳嗽的药,不同的人咳嗽用不同的药;

中医也没有通治高血压的药,不同的人高血压用不同的药。
中医也没有通治肿瘤的药,不同的人肿瘤用不同的药。引用蒲师的金句语录
蒲老师语录:
“养津液以藏热力”就是“阴阳和合”,
“阴阳和合”则生“中气”。
“阴阳偏颇”则“中气”虚;
“阴阳分离”则“中气”亡。

!!!!!!!
六气虽从化,仍以本气的阴阳为主。本气阴旺,则病阴病。本气阳旺,则病阳病。



比如“肺”,
既有“燥”病,又有“湿”病。

五行属“金”,“金”病“燥”,肺金病“燥”;
六气属“太阴”,“太阴”病“湿”,手太阴肺经病“湿”。

阳盛则病“燥”,阴盛则病“湿”。
总之,你不要管他全身上下到处是病,你只管看他的舌脉。

舌脉是寒就治寒,是热就治热,是虚就治虚。
这些身体的偏颇解决了,身体的自愈力就会去治全身上下的病。

有时候舌脉的判断不明显,你就用药去把它吃明显,吃出明显的寒,明显的热,明显的虚,再解决这些明显的看得见的偏颇。

既然身体有自愈力,为什么还要医生呢?
因为平时错误的饮食习惯和药物破坏了身体的自愈力。我们只要去纠正身体的偏颇,帮助恢复身体的自愈力就可以了。
这一章十二经升降杂病诀,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中,孙其新整理到原理篇后面。

等到真正对彭子益医理了然于胸,看这一章就像看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一样明了,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自然而然。

但是一开始不建议苦读苦思这一段,会绕来绕去伤脑细胞。
因为在心中还没有建立彭子益医理模型,只是从文字上去理解去背诵,会感觉好复杂。

等到有一天明白了彭子益医理,心中有了整个轮廓,再看这一章就一目了然。

可以隔一段时间来瞅一瞅这一章,每次感悟其中一点点,等到某天看起来很轻松了,再认真读,就可以事半功倍。
蒲老师语录之脾胃中焦
脾胃居中焦。

脾脏,胃腑。
脏阴,腑阳;
脏寒,腑热。

所以中焦是脾阴与胃阳交合的地方,也就是寒热交融的位置。
寒热交融则中气旋转。(未完)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2-17 23:02 编辑

蒲老师语录之脾胃中焦
1.
健康的身体是脾升胃降。

2.
脾的本性是阴脏,阴的本性是下降。怎么才能脾升呢?需要胃阳的交融。

胃的本性是阳腑,阳的本性是上升。怎么才能胃降呢?需要脾阴的交融。

3.
如果中焦偏寒,则脾不能升;
如果中焦偏热,则胃不能降。

脾不能升则病,
胃不能降则病。
蒲老师语录:
黄帝内经讲:“气出为虚,气入为实”。

中医治病就是“调气”,“虚实”指的是“气的虚实”。

人体感受大气的两股力量,“离心机”与“向心力”。一股力量向外“升散”,一股力量向内“降藏”。
“升散”让人“虚”,
“降藏”让人“实”。

所以,“虚”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无力升散;
一种是因升散而虚。

所以,中医出现“虚则补之”“虚不受补”两种说法,让人迷乱。实则是不明白“虚有两种”。

第一种,无力升散的虚,可以虚则补之。
第二种,因升散而虚,很多补虚药都会助升散,所以“虚不受补”。其实是不明白“何以虚”,所以不明白“何以补”。

明白了“气入为实”,才会明白第二种虚何以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