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其他]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 源自维基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日语:日本の対中国政府開発援助/にっぽんのたいちゅうごくせいふかいはつえんじょ Nippon no tai chūgoku seifu kaihatsu enjo),又称日本对华ODA,通称日本对华援助,是1979到2018年间由日本政府提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政府开发援助,包括无偿资金援助、技术合作和日元贷款三部分,主要资金来源于日本国民缴纳的税金,援助范围包括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开发、环境保护、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等领域[1]。

历史背景
参见:日本政府开发援助
政府开发援助(英語: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简称“ODA”)是指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用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赠与水平25%以上的赠款或贷款[2]。日本自1954年加入科伦坡计划,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政府开发援助[3]。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两国签订《中日友好和平条约》。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中国时宣布对华提供政府开发援助[4],大平正芳称中国的现代化政策是直接关系到国际协调的核心问题,更加富强的中国可使世界更加美好,日本正是基于这一点,并兼顾日本本国的利益才决定援助中国的[5]。

历史
日本是最早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之后中国还获得了德国、法国、英国等其他国家的ODA援助,但日本一直是为中国提供两国家ODA金额最多的国家,占中国歷年所获得总额的一半左右[3],累计额占外国政府对华贷款总额的60%以上,在所有24个对华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和地区性金融机构中金额最大。截至2007年底,日本政府总共向中国提供约合474亿美元的优惠日元贷款及其他形式的贷款,其对华援助规模超过了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6]。

进入21世纪后,由于日本本国经济长期低迷,日本政府开始调整对中ODA政策,从2000年起大幅度削减对中ODA额度。2001年10月,日本政府制定“对中经济协力计划”[5],调整对中援助政策,援助重点从中国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环境保护、内陆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开发、人才培养、健全制度和技术转让等方面[1]。日本政界,甚至社会舆论,开始出现减少以至最终取消对中政府开发援助的主张[7],自由民主党执政期间曾多次表示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或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时,全面停止对中ODA[3]。日本政府在2007年度签署日元贷款的最后一批新项目后[8],于2008年正式停止提供作为日本对中政府开发援助最主要部分的日元贷款[9]。2018年10月25日,日本对华ODA正式结束。[10]

主要形式
日元贷款
以日元贷款形式援助建设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日元贷款,又称有偿资金援助,是日本对华国家开发援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长期低息贷款,还款期(包括10年的宽限期)一般在30-40年,年利率一般在0.75%-2.2%。日元贷款的实施机构是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提供日元贷款时,日本国际协力银行首先对项目进行进行审查,再由日本政府确定贷款金额和贷款条件后与中国政府交换公文,最终由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提供贷款[5]。日本給中國貸款時以美元計算,還款時以日元計算,之間的匯率風險與獲利都由中國接受。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建设,武汉长江二桥等多座长江大桥的建设,京秦铁路、南昆铁路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青岛港等多个港口的大型泊位建设,武汉钢铁集团和宝山钢铁集团等企业的设备引进等均使用了日元贷款[6][1]。

无偿援助资金


以无偿资金援助及技术合作形式建立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无偿援助资金,或称无偿资金援助,是一种捐款形式的援助,主要以基本生活领域、环境、人才培养等领域为对象,作为受援国的中国不承担任何还款义务[5]。1980年开始,日本在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和教育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无偿援助,如建立中日友好医院[6]。1988年,日本首相竹下登访问中国,签订日中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协议,日方出资105亿日元、中国政府出资6630万人民币,合作建设国家重点环境保护项目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该中心于1996年5月5日建成投入使用[11][6]。1999年,日本提供160亿日元无偿援助在中国100个城市建立环境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6][註 1]。

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进行实施,是为支持中国培养人才而进行的技术本身和技术要领传授的经济援助方式,以相关技术在中国国内普及和对社会经济做贡献为目的。制度上分为接收进修人员赴日、派遣日本专家、派遣青年海外协力队、提供器材、专项方式技术合作和开发调查等形式。援助对象从医疗和饮用水等基本生活领域到计算机技术、法律制度的建设等,范围相当广泛[5]。

總體援助統計

1980年,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的总额为672.44亿日元,其中日元贷款660.00亿日元,无偿资金援助6.80亿日元,技术援助5.64亿日元[7]。至2002年,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474亿美元,日本对华ODA占各国对华ODA的61.2%,超出其他国家的总和[13];援助总额为32193.07亿日元,其中日元贷款29505亿日元(占91.65%),无偿资金援助1365亿日元(占4.24%),技术援助1322亿日元(占4.11%)[7]。至2004年,日本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总额为34293.79亿日元,其中日元贷款31330.56亿日元,无偿援助1457.30亿日元,技术援助1505.90亿日元[3]。截至2007年年末,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的日元贷款累计约为33164.86亿日元[1]。2005年起日本對華日元貸款持續減少。截至2006年6月日本政府已累計向中國承諾提供日元貸款協議金額約32078.54億日元,用於242個項目的建設。截至2006年5月底中國實際使用日元貸款約23864.13億日元,使用日本無償援助累計1376億日元(約合12.5億美元),用於136個項目的建設。[14]在日本外务省网站所列的ODA交换公文列表中,2009年起不再有对华借款援助的公文,2012年起不再有对华无偿援助的公文。[15]

據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提供信息,由1979年開始中日政府JICA渠道技术合作,40年以來双方共开展专项技术合作131个,实施开发调查212项,培训进修人员37335名,接受专家9490位,接受日本志愿者855名,执行基层友好项目190个。据日方统计累计合作金额达1853.02亿日元[16]。

1979-2018年度日本援助事業匯總[16]
類別        累計
技術合作項目        131件
派遣專家        9,490人
總接收進修生        37,335人
其中一般進修生        14,407人
其中青年進修生        5,106人
其中現地國內進修生        15,399人
其中第三國進修生        649人
其他類型進修生        1,774人
開發調查        212件
青年海外協力隊        822人
年長志願者        33人
基層友好技術合作項目        190件


1980年-1989年间日本每个财政年度对华日元贷款金额(单位∶亿日元)[7]
日本财政年度        有偿资金援助(日元贷款)金额
1980年        660.00
1981年        1000.00
1982年        650.00
1983年        690.00
1984年        715.00
1985年        751.00
1986年        806.00
1987年        850.00
1988年        1615.21
1989年        971.79
1990年-2004年间日本每个财政年度对华经济援助的纯支出额(单位∶亿日元)[5]
日本财政年度        无偿资金援助        技术合作        有偿资金援助        占中国接受两国间ODA比例[3]
1990年        66.06        70.49        1225.24       
1991年        66.52        68.55        1296.07       
1992年        82.37        75.27        1373.28        51%
1993年        98.23        76.51        1387.43        60%
1994年        77.99        79.57        1403.42        62%
1995年        4.81        73.74        1414.29        55%
1996年        20.67        98.90        1705.11        52%
1997年        68.86        103.82        2029.06        47%
1998年        76.05        98.30        2065.83        67%
1999年        59.10        73.30        1926.37        67%
2000年        47.80        81.96        2143.99        61%
2001年        63.33        77.77        1613.66        64%
2002年        67.87        62.37        1212.14        68%
2003年        51.50        61.80        966.92        67%
2004年        41.10        59.23        858.75       
注1∶日本财政年度是从4月到第二年的3月。
注2∶日元贷款和无偿援助的金额以政府换文为基准。技术合作援助的金额以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经费计算为基准。
注3∶无偿援助的金额包括利民工程无偿援助和人的安全保障无偿援助。



这也是历史。
还有胡编的一套日本用美元计价对外援助, 等日元升值后,归还时会借贷方日本有便宜, 暗示是这是日本下好的套。这点确实,因为汇率影响,以美元计算的贷款和融资换成日元贷款方不划算。 可是, 又说广场协议,是美国欧洲逼迫的结果,下套的目的不就是盼望日元升值吗?所以要么日本根本没有考虑汇率和日元升值的优势,要么日本心甘情愿接受广场协议。两个假设必有一错!不是吗?

脑子是个好东西!
回复 34# springwindz


    好像就你不偏题,博览书单似滴。日本对外援助是以日元方式计价的。日本对外投资确实有以美元计价的, 这部分才受汇率影响。今天我们中国不是以一样的模式在做吗?一个主权国家的对外援助用外国货币计价,可能吗? 还有,安倍和他的外家岸信介是战犯吗? 我咋听说无罪释放了呢?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本帖最后由 nana77 于 2022-7-12 08:22 编辑

所以我说90年代日元的升值是有升值压力,就是因为日本政府80年代后期是欢迎日元升值的。我并没有说错!
就像还钱,有的人有还款压力,有的人没有,还主动提出提早还钱一样。升值的压力说明升值对于政府来说是想要尽量避免的。而主动升值说明他们是欢迎这样的升值,不存在压力。
我也请你好好理解一下这中间的区别。
又偏题了,我提到日元升值是为了证明日元贷款并不是想象中的无利可图,被迫升值也好,主动升值也罢,都说明日本政府对此是有预见的。
我并没有否认日元升值的事实。可是有升值压力的话,日本是不可能主动升值的。我转帖过来不正好避免了有人误会我捏造。
日本大藏大臣竹下登在广场会议上主动提出允许日元升值10%—20%,这就使得日元升值的效应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而出口企业对此普遍准备不足。
不过,从1986年开始,日本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日元升值的好处,例如有利于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能源和制成品的进口等。日本政府也以此为契机,引导经济增长结构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为此,日本政府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扩大了公共投资和公共项目预算,这些措施作为扩大内需的先导,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依靠财政投资和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从1986年开始,日本经济重新进入了长达54个月的增长时期。
我再贴一遍。
本帖最后由 springwindz 于 2022-7-12 04:13 编辑

回复 30# nana77
别动不动转载,自己多读一下,美元对日元贬值,可不就是日元对美元升值,别看混了,78年就升过一波,80年到95年日元升到3倍,从250:1到79:1,你说7、80年代没升值压力?事实上70年代美日贸易战就打得如火如荼,终于逼得日本签了广场协议。
做个计算题,假设80年借了1美元也就是250日元,到95年还250日元相当于3美元,这种长期贷款利率真不错,就算后来贬回去一些也划算得很。
作者:擎天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46689/answer/340321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大陆由于一建国就宣布向苏联“一边倒”,所以和作为美国保护国的日本之间没有什么政治上的联系。1951年1月,北京政府新公布的抗战期间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数目为:人员损失1000万人,经济损失500亿美元,比以前国民党政府公布的损失数字大大前进了一步(现在这个数字已达到:人员损失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旧金山讲和会议和台日间的“华日和平条约”鉴定后,北京政府声明中国保留要求日本赔款的权力,当时北京政府要求的赔款额是500亿美元,相当于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对日本战争赔款的470倍(甲午战争的赔款为2亿3千万两白银)。   1960年10月周恩来会见日本自民党顾问时,仍然强调中国保留对日本索取战争赔款的权力。但是中国和苏联恶交后,大陆在国际上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大陆的周边苏联,台湾,印度,日本都是北京政府的敌人。在此情况下,北京政府感到有必要缓和与日本的关系,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对付最大的敌人苏联。1965年5月,廖承志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中国不准备靠他国的战争赔款来建设国家,而且要求没有战争责任的一代人为前人支付战争赔款是不合理的”。这暗示着北京政府准备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1971年美国越过日本直接和北京接触,使日本人大吃一惊。 1972年,中日两国开始商讨国交正常化的问题。   在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中,日本的战争赔款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但由于北京已准备放弃战争赔款,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谈判比较顺利。唯一引起争执的是中方在共同声明中说:“中国放弃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的权力”,但日方提出异议:“在日本和台湾中华民国政府鉴定的日华和平条约中,中华民国政府已代表中国放弃了要求日本赔款的权力,所以在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能再次放弃已经被放弃的权力”。后来在共同声明中,中方把放弃战争赔款的“权力”改为放弃战争赔款的“要求”,这暗示着北京政府承认台湾国府鉴定的华日和平条约具有法律效力。   1972年中日恢复国交后,开始商讨签订“中日和平条约”。但由于中方坚持写入针对苏联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使“中日和平条约”的签订拖延了不少时间,最后终于在1978年8月正式签订了“中日和平条约”。由于日本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中国不可能要求日本在政治上支持中国的立场,于是中国对日关系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上。1978年,华国锋提出了建设十大钢铁基地、十大石油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的激进重工业发展计划。由于中国缺乏资金,开始向日本大规模借款,因为当时其它国家都无意向中国提供巨额借款。   1978年中国向日本提出55亿美元的巨额借款要求,日本政府最后同意向中国借款 3900亿日元(折合18亿美元)。后来日本政府又在1984年、1988年和1998年,三次向中国提供了巨额政府贷款,共计20000亿日元。到1997年底,已交付中国 14000亿日元,而中国到1997年底的偿还额仅为200亿日元。日元贷款的特点是:数额大,利息低(年息3%左右),偿还期限长(偿还期限30年),是一种少有的优惠借贷,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日本人把这种以特别优惠的条件向中国提供巨额借款,看作是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报答和对过去侵略行为的赎罪。    1990年开始,日本的对外援助金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经济援助国。 1997年日本的人均对外援助额为74.4美元,比美国(23.2美元)、英国(57.3美元)、德国(72.2美元)都要多。此外美国经济援助的重点是以色列、埃及、土尔其、南非等战略国家,英国经济援助的重点是英联邦国家,德国经济援助的重点是东欧国家,而日本经济援助的重点则是中国。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最大的援助国一直是中国,每年向中国提供5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包括有偿和无偿的援助)。日本人非常不满中国政府有意识地控制日本对中国经济援助和政府借款的报道,不让中国人民知道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援助的真相。比如北京的地铁二期工程是由日本援助修建的,日本大使馆采访了1000多名乘坐地铁的北京市民,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此事。   因此不少日本的政治家对日本政府的援助中国政策提出了激烈批评,指出现在日本是花巨款来买回中国人的敌意,要求今后用让中国老百姓知道的形式来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还有人声称象中国这样自尊心非常强烈的民族,在接受别人经济援助时并不感到高兴,甚至有可能反而感到耻辱。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改变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政策。   总而言之,中国的台湾政府和北京政府都自愿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对此日本人是比较感激的。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和政府贷款,也是希望以此来表示对以前侵略行为的“赎罪”。当然中国人对日本的历史仇恨不可能简单地用金钱来买回,中日间的关系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走出历史的阴影。

我也请你好好学习一下历史。
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以股市崩盘为先导开始破灭,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地产泡沫和设备投资泡沫先后崩溃,由此产生了银行体系和整个信用体系的不良债权,债务链条不仅窒息了企业,而且使一般家庭的财富大大缩水,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沉重打击。1991年5月,日本经济从巅峰上跌落下来,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停滞。
但与经济走势相反,90年代上半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又重新出现升值的势头,从1990年初的143.45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1994年底的99.74日元,升值幅度为30.5%。
为早日摆脱困境,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对策,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五年实施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1992—1994年,其经济增长率均接近于零,分别为1%、0.3%和0.6%,直到1995年才达到了1.6%的增长,1996年则进一步上升到3.5%。
2、弱势日元难以刺激经济回升
1995年,由于美国实施强势美元政策,日元开始走弱,到1997年底贬值至129.95日元,比1994年底贬值了30.3%,到1998年6月份,日元对美元汇率更跌至140日元,回到了90年代初的水平。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不顾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试图通过日元贬值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回升。但此时的日元贬值的刺激作用,有相当一部分被1997年开始实施的紧缩财政政策所抵消,并发生了1998年的经济衰退。
此后,日元汇率开始回调,而日本政府则一方面大规模干预汇市,力图使日元汇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刺激出口增长;另一方面则再度恢复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公共投资,以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但经济并未出现明显改观,仍长期徘徊于衰退的边缘,直到2002年下半年,日本经济才出现了一定的转机。
日元年平均汇率从1973年的1美元兑272.19日元上升到1978年的210日元,虽然到1984年底又逐步回落到237.52日元左右,但基本保持了稳步升值趋势,日元这一时期累计升值约52%。但这种长期缓慢升值,只是对其经济快速增长的一种事后承认,对经济没有产生大的冲击。企业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产业和电器产业迅速发展,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阶段,速度仍然高于美国和西欧的水平。
广场协议后,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大幅贬值,从广场会议前一天的1美元兑238日元下滑到1986年7月的1美元兑154日元,这对日本的出口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了短暂的“日元升值萧条”。客观地说,日本出口产品以钢铁、汽车和电子类商品为主,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受日元升值的影响并不太大。问题的关键在于日元的贬值速度过快,日本大藏大臣竹下登在广场会议上主动提出允许日元升值10%—20%,这就使得日元升值的效应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而出口企业对此普遍准备不足。
不过,从1986年开始,日本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日元升值的好处,例如有利于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能源和制成品的进口等。日本政府也以此为契机,引导经济增长结构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为此,日本政府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扩大了公共投资和公共项目预算,这些措施作为扩大内需的先导,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依靠财政投资和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从1986年开始,日本经济重新进入了长达54个月的增长时期。
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吓得我赶紧查数据。你还是多读点书吧,别信口开河,完全说反了都。
日本七十年代经济腾飞,与美国贸易摩擦加剧,这是日元升值的大背景,1978年中日建交的时候就急剧升了一波。
再看看数据,1980年初大约250:1,1985年日本被迫签下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1988年初120∶1,两年半就升了一倍。1987年到1995年,日元汇率一直呈现升值的态势,1995年4月为79:1,创出了日元兑美元汇率的最高记录,95年升值压力都释放完了,从80年到95年足足升了三倍,好家伙!此后有跌有涨,总的来说1973年以来日元汇率总的变动趋势是震荡升值。
你还是避重就轻。战争赔偿是中国政府主动放弃的。你可以去查。

无偿的经济援助和巨额的低息贷款是正常的经济往来?

日元的升值压力是在90年代,特别是95年左右。7、80年代还没有这些压力。

还有小粉红是骂人吗?国内不是“我粉红我光荣吗?”
借美元还日元,期间日元对美元升值巨大,还有这种贷款通常并非现金到账,而是附加条件,日方还能从中再挣一份钱以及占据市场,所以日本从这种贷款中的收益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当时中国急需资金,而日本面临极大的日元升值压力,需要寻找一条长期稳定的资金出路,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至于无偿援助,当年日本人在美国的偏袒下通过旧金山条约赖掉了战争赔偿,就连十几年间抢走的巨额财富也没了踪影,这些援助不知道够不够利息?
你又骂人了,能当个文明人吗?
小粉红的特征之一,就是罔顾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
无偿的经济援助和巨额的低息贷款是正常的经济往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