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 胡锦涛访美谈什么 人民币汇率不是真主题

元旦之前,美国路透社编排了2011年全球政治风险排名,中美之间的竞争位列第一。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不安关系,在2011年将会如何演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月18日开始的美国之行,将成为外界观察本年度、乃至新的10年内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刘东】

  胡主席决定如期访美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邀请胡锦涛主席访美;然而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明确回应。

  前一时期,中美关系随着美售台武器、奥巴马会见达赖、美插手南海、美日韩联合黄海军演、中美经贸摩擦等事件而进入矛盾多发期,胡主席访美一事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最近,经双方努力,形势已然出现反转。

  2010年12月7日,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为首的美国高级代表团访华;12月10日,中美国防部举行第11次防务磋商;12月14日到 1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率团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21届中美商贸联委会。终于,12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确认:应奥巴马总统邀请,胡锦涛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元旦刚过,1月3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即率团出访美国,为胡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做准备。1月9日-12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问中国。

  无疑,人民币汇率、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朝鲜半岛局势、台湾问题、中资企业在美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贸易失衡调整等都将成为议题。但是,由于当前美国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成为焦点问题,奥巴马希望中国能对此施以援手,胡主席希望美国能借此有所回报,所以这些议题前半部分将被看轻,后半部分将被看重。而寻求建立中美全面伙伴关系,很可能将是此次访美的主线。

  人民币汇率不是真主题

  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早已指出,即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美国外贸的巨额逆差也降不下来,因为消费者购买外国商品的数量不会减少,只不过消费者将要花费更多美元而已,到头来吃亏的是美国消费者。

  汇率并不能必然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广场协议》后日元迅速升值,但日本还是贸易顺差大国。人民币于2005年7月汇改后的两年多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增长保持在20%以上。金融危机爆发后,自2008年7月开始,人民币汇率又恢复了紧盯美元的做法。自2010年6月19日开始,人民币恢复双向波动,汇率又开始小幅攀升。

  人民币升值对解决美国贸易逆差没有作用,也就是对解决美国失业问题没有作用。中国出口商品中90%与美国是互补商品,没有替代关系,中国出口的是美国不生产的,中国的顺差对美国就业实际上没有影响。相反,中国顺差大了,就可以多买美国的国债,美国政府就可以扩大支出,对它的就业才有好处。

  汇率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表示的是经济体之间价格体系的比例。要形成市场化的汇率,所有产品必须是市场化的产品和国际化的产品。中国的价格体系非常复杂,因为从计划经济转轨而来,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进入市场,还不是商品,没有市场化的价格;更不用说进行国际交换,具有国际价格了。中国的价格改革闯关还没有最终完成,真正要素价格的关还没闯呢。比如资金的价格即银行利率,还不是由市场决定。劳动力价格,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还没有统一。能源的价格,如汽油,还是由发改委决定。农产品(15.72,-0.59,-3.62%)的价格,国家干预色彩还非常强烈。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有时只是政治上或外交上的需要,只是一个工具或筹码。如美国与俄罗斯削减核武器,中国不参加,施压;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拉选票,施压;等等。美国早就扬言要把中国列入汇率操控国,但直到现在也没列进去,看来只是说说而已。

  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美元地位、非主权货币等问题,都是虚的议题,可以谈,但不会再有像提高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那样的实质性结果了。人民币纳入IMF的SDR(特别提款权)是很重要的问题,甚至比增加中国在IMF中的投票权影响还要大,但中国去年与IMF谈到最后一刻,却没戏了。

  半岛局势也是次要主题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里,中美之间的摩擦或明或暗接连不断。美国加紧在中国周边部署军事力量,美日韩三国同盟的结合使得东亚地区的局势持续紧张。“天安”舰沉没、朝韩相互炮击、中日钓鱼岛问题争端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借机介入周边事务,以航空母舰为首的美国军事力量逼近中国领海,美国大大加强了在亚洲的力量。

  但是,凡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现在美国实际上处于相对虚弱时期,经济复苏不理想,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面临一系列困难。民主党国会中期选举失利,对奥巴马施政又是一个制约。美国经济困难,决定了其外交上的收缩态势。美国是否已将战略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下定论为时过早。伊朗可能是其下一个目标,朝鲜还没有成为急迫的现实目标。美国仍处于守势,不可能组成一个针对中国的集团。现在是利益多元化的时代,不能只讲集团政治和意识形态划线,所谓的 “亚洲北约”不可能形成。朝鲜问题和台湾问题肯定是要讨论的,中国要争取在这两个问题上与美国取得战略平衡。

  奥巴马关心“中资入美”

  奥巴马曾经承诺,如果按照经济刺激计划,失业率可以控制在8%以内,现在看远没有完成。

  但现在奥巴马所能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所剩不多了。所以,奥巴马要想解决失业问题,最后一招可能就是放宽中资企业投资美国。1985年日元升值并未改变美国当时的就业和贸易赤字,是日本到美国投资才改变了这些情况。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曾在一份电文中指出:拜政府担保贷款、垄断及优惠措施之赐,中国企业大把钞票在手,应该成为投资美国市场的来源,这样的投资有助于将工作机会留在美国,也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据称,胡主席1月19日到华盛顿参访后,可能会参观一家聘用美国劳工的中国企业,即汽车零配件行业的万向美国公司。

  中资企业投资美国的障碍,除了以往美国官方阻挠、高昂的人力成本以外,还有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公司很多是模仿或直接使用他国技术,这种做法在中国没有太大问题,但把他人的技术用在美国就可能存在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所以,此次胡主席访美,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谈,而且又有新内容的议题。


  中国要认真对待“盖氏4%”

  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国失业直接相关。在韩国首尔G20峰会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提出对各国外部失衡设定上限的建议,此后IMF总裁卡恩将此上限解读为经常账户盈余或者顺差占GDP比重为4%,超过这个上限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实施外部失衡治理,被称“盖氏4%”建议。

  G20与会各国大多对此表示质疑,德国、中国、日本等拥有较大顺差的国家更是怀疑外部失衡统一上限的有效性,G20也没有就此达成共识。但外部失衡上限问题并非就此了结,而是进入首尔峰会公报,G20成员国同意制定出衡量各国间失衡情况的粗略“参考性准则”,并将于今年上半年讨论细节问题。

  客观讲,中国对美产生顺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国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6%,在华外资企业贸易顺差占中国顺差总额的65%。二是中美之间存在不对等的交换。中国出口换回美元,但美元换不回高科技产品。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到2008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高技术产品占中国进口高科技产品总额的比重已经由18.3%下降到6.9%。美国标价一架航天飞机一千亿美元,卖给中国两架就平衡了。中国必须买美国国债,回报率只有3%到4%。美国再将回流到美国的货币直接投入到亚洲国家和地区,美国得到的回报率是10%到20%。三是中国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便宜,而且还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人为扭曲价格的现象。

  “盖氏4%”建议,潜在要求顺差国与逆差国承担同样的调整责任,其实质是将外部失衡调整责任从美国转给中国等具有较大顺差的国家。因而,不区分顺差国与逆差国的外部失衡调整上限,必然需要引起中国的高度关注。究竟中国外部失衡上限应设定什么数值?这取决于外部失衡的相关因素。综合来看,国际收支是零和博弈,中国如果设计较低的失衡上限,那么其承担的调整责任必然上升,而同步降低了对方的内在调整需求。外部失衡上限不仅与自身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关,还与对方的经济结构或者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调整策略密切相关。因而,中国外部失衡上限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中国经济追赶背景,还应充分考虑对方选择的失衡上限。具体结论就是,中国的顺差上限水平应高于对方的逆差上限水平,比如美国提出4%的逆差调整上限,那么中国则可以考虑设置在5%或者更高上限。

  外部失衡上限问题尽管存在较大争议,但已经进入议事日程。胡主席访美,可能就是讨论此案的第一个回合,相信很快就会有第二个回合。法国经济部长已经宣布,2月18日-19日将召开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峰会,这次会上“盖氏4%”议案可能就会扯掉盖头,正式端出。

  中美全面伙伴关系:胡主席访美的主题

  早在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两国已经表示,将“稳固建立共同应对挑战的伙伴关系”。

  长期以来,中美经济已形成相互深度渗透、密切联动的有机整体。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中国将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美依赖,但美国也会进行调整,增加对华出口。中美经贸看似摩擦不断,但由于发展阶段落差及结构性互补,互惠共赢仍将是主旋律。双方在投资、金融乃至科技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中美在全球治理、地区秩序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从全球治理来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能源体系的构建,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和核裁军,联合国机构和功能改革等,都需要中美两国密切磋商和达成共识。从地区秩序来看,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等地区冲突和危机管理,都需要中美两国进行合作和安排。

  立足于建立中美经贸基础上的全面伙伴关系,将是胡主席访美的主题。
访问几天就被忘了, 就是给送点年货来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