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就是骗子的游戏,跟着别人的金融体系走:>当年蒋介石炒股也输掉了底裤
万万没想到,当年蒋介石炒股也输掉了底裤 
 
文史砖家金满楼 
百家号18-10-1311:08 
作者:金满楼 
(股民朋友们,惊险的一周终于过去了,下面说个历史小故事) 
1920年7月1日,上海《申报》上登了小广告: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五四号经纪人陈果夫。鄙人代客买卖证券、棉花,如承委托,竭诚欢迎。 
这一天,正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开业之日。 
陈果夫是陈其美之侄,在后者被暗杀后,陈果夫也无所事事了很长时间。 
直至1917年冬,在钱庄学生意的陈果夫借了蒋介石1000两银子“做了一笔洋钿生意”,不到三个礼拜赚了600两银子,这让蒋介石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而《申报》做广告的证券交易事务所,正是蒋介石参股的“茂新号”,陈果夫为经理,蒋介石的老乡朱守梅为协理。 
是时,交易所本所股票30元开盘,3天后涨到42元,蒋介石委托朱守梅买进,但后者一犹豫,等到了42元才匆忙追涨买进,结果股价回落,一下亏了几千块钱。 
为此,蒋介石在日记中连续抱怨: 
生意不易做,而为果夫、守梅所害! 
接果(夫)信,知其胆小多虑,不能做生意也! 
 
 
 
经营一段时间后,“茂新号”开始走上正轨。据陈果夫自述,生意最差的一天也能赚到30元以上,最高时甚至可以赚到2000元。 
由于生意好做,蒋介石在年底又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朱守梅等17人成立了“恒泰号”。 
“恒泰号”资本总额3万5千元,每股1000元,其中“蒋伟记”即蒋介石的代号,蒋还在下面签了“中正”二字。 
1921年5月底,蒋介石又与张静江、戴季陶等人成立了“利源号”,资本总额3万元,每股1000元,其中蒋介石3股,张静江和戴季陶各1股。 
此时,正是上海证券市场正是最火爆、最疯狂的时候,各事务所的账上财富都在不断飙升,其中“茂新号”此时已净赚18400元,陈果夫还向蒋介石请示: 
加股若干后? 
从记录上看,蒋介石参与的不仅仅是“茂新”、“恒泰”和“利源”三号,另外还有“新丰”与“鼎新”两号,其资本额都在1万元以上。 
 
 
 
不过,蒋介石的所谓“投资”,颇多吊诡之处。 
首先,蒋介石投资的钱从何而来? 
事实上,蒋介石从读书到投身革命后,期间没有从事过任何正当职业,家中也不富裕,其分家时不过得老宅三间,商铺一间,加上微薄的田租,其在各商号中动辄上万银元入股,似乎天方夜谭,难度太大。 
其次,在这些商号中,大都是蒋介石、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朱守梅等人一起合作,其中张静江的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资本投入方面,经常代各人认领; 
具体来看,陈果夫是操盘手的角色,蒋介石类似于监管;至于戴季陶,更是一介书生,他不应该有这么多钱、也似乎未参与这些投资的具体业务。 
从这几个商号的运作上来看,张静江起到了核心作用,而后者本是孙革命事业的重要理财人,如孙要用钱时,都是通过张静江来周旋,甚至直接从陈、蒋等人账上划拨调剂。 
据称,当时孙党内基金完全由张静江掌握,很多散在各地未去广东任职的人,经孙批准后就可以在张静江处领取津贴和活动费。 
由此可以看出,张静江、蒋介石、陈果夫这些人在交易所的经营所得,很大部分是用于公款,而其资本来源,也极有可能是公款。 
 
 
 
由于事属首创,上海证券市场在最初两年的泡沫大得惊人。 
以交易所本所股票为例,其由最初30元涨到80元,1920年底升至120元;1921年初被抬到160元,年底竟到了200元。 
两年不到的时间,交易所本所股票竟翻了近7倍,其中的投机与泡沫,可想而知。 
正因为如此,早期的上海证券交易便成为投机者的乐园,各行业的商业巨子看到搞交易所来钱既快又多,于是各行各业都来搞交易所。 
到1921年10月,上海各类交易所竟达140余家。 
世上万物,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交易所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参差不齐,风险也逐步累积,到 1921年11月,有38家交易所歇业;12月后,每天至少有一家交易所歇业。 
泡沫破裂后,投机失败者比比皆是,“昨日陶朱、今日乞丐”,纸上财富,不过是一场空。 
在市场信用坍塌后,证券交易空气日坏,即使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也不能幸免,而前者正是张静江、蒋介石等人押宝坐庄的对象。 
据陈果夫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经营情况本来不错,从开业到后来倒闭,营业额有数万万元,光佣金收入也有20多万元。 
但是,因为某些人过度的投机甚至违规炒作本所股票,最终使得交易所停止交割并导致长时间停业,股票几乎成为废纸。 
 
 
 
陈果夫没点明的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停业事件其实和张静江、蒋介石、戴季陶等人组织的“协进社”有很大关系。 
因为“协进社”拥有本所股票3万股,当股价炒至120元后,一部分交易所创办者开始撤资,而张静江、蒋介石等人却以为他们有实力,仍继续大做本所股票买卖。 
1921年底,本所股票涨到每股200多元,现货与期货的差价越来越大,蒋介石等人非但未足额缴纳交易保证金,反而强迫常务理事郭外峰、闻兰亭等收受空头支票。 
最终,交易中发生买方资金不足违约而停止交割,最终酿成大祸。 
风潮中,蒋介石同乡、交易所监察人周骏彦因套利失败欠债20万元,后来被人逼债而两度跳入黄浦江; 
这时,张静江也不要什么名誉了,唯独陈果夫还算冷静,留下来清理烂摊子。 
交易所停业风潮后,最后由虞洽卿等上海巨商出面,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与上海全球货币物券交易所合并,同时引进外国资本及洋员管理,这才渡过难关。 
 
 
 
至于蒋介石,因为当时陈炯明兵变而赶往广东。 
离开上海前,蒋介石找到原交易所理事长虞洽卿要求给个说法(因为他们仍持有原所股票)。 
虞洽卿很恼怒,说: 
你们这些人搞垮了交易所,现在还要捣乱! 
后来,大佬黄金荣介入,双方经过谈判,虞洽卿答应给蒋介石6万元,但必须离开上海当天才给(怕他们拿了钱再捣乱)。 
由此,张静江、蒋介石等人鼓捣交易所的这笔烂账就此一笔勾销。 
这时,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转折性的变化,苏俄向孙中山伸出援助之手,蒋介石也随后前往苏联访问,回国后又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忙得不可开交。 
而之前在上海搞股票投机生意的党人们,此时也都纷纷南下开创新事业。 
当年的那些投机烂事,遂成黄粱遗梦耳。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文史砖家金满楼 
百家号最近更新:18-10-1311:08 
简介:作家,晚近史研究者,已出版《辛亥残梦》等 
作者最新文章 
《无名之辈》:那些无路可去的小人物何处突围? 
今晚,听说你在等一个红帽子、白胡子的老头?他来了! 
民国年后,黄兴为何与孙中山断然决裂? 
相关文章 
 
逆天改命硬是把偏师打成了主力,他是井冈山的优秀毕业生 
萧武01-04 
 
北京市网信办约谈搜狐 责令其相关产品“新闻频道”暂停更新 
中华精选01-03 
 
提出1600万欧元的报价——阿森纳想签下皇马门将纳瓦斯 
光明热点01-04 
 
维修师傅说漏嘴,真正的“黄金排量”家用车一直都不是1.5T和2.0T 
光明热点01-04 
 
搜狗王小川:放弃用AI赚钱这个想法 
中华精选01-03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