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叔刚才忽然想起叙利亚化武的问题,,,,,
想问,政府军在力量一边倒胜利在望的情况下,为何要动用化武 ...
阿伯杀手 发表于 2013-8-31 11:15

…介入战争的一个借口而已,全世界都知道,但都装作不知道
。而且战争过程中双方为胜利不择手段本是正常,强者制定的规则,弱者无绝对遵循的必要。
当然现今世界与米国进行正面冲突而导致热战是不明智的行为。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我只是看完言叶之庭后暂时睡不着而已,灌水捞金…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画面无任何的累赘,如果漏看一幕,或许都是遗憾。简洁也给了人想像的空间,结局看似美好,但现实是一种无言的殇。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最后一幕,布景中的雨换成了雪,除了时间与季节推演的法则,也象征了情感的飘忽不定而变得凝重。
女主依然选择了教书,而十五岁的男主为自我生存工作、上学,再美好的想像在作者眼中依然是屈于现实。东京与四国的距离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缩短么?我们不得而知,男主所处的环境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人会变,心是否也会变?但作者应该会给出“不会变”的答案。
这样两人的命运是否会有交轨,却只能由男主的行为所决定。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看了一些影评,都喜欢把言叶与秒速对比,总结而出的问题:是我们成熟了,还是作者成熟了。
很难判断,言叶应该比秒速更理想化,相差十二岁的两人,从题材上已经是挑战世俗的看法,很有趣的是男主的母亲也找了个比她小十二岁的男友,作者已经暗示了结局,但男主与女主间的情感要更加纯粹。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标题

弃疾请回答。
阿伯杀手 发表于 2013-9-1 10:05
我能说我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无为”的解读根据时代背景而定,或者说“无”与“为”要分开而论。我现在仍然浅薄,无法完全老子思想,古今之人按自身环境解读典籍也容易使时人疑惑。
如果按“无为而为”来解,就是指顺乎自然,不要刻意增减,拔苗助长是最好的例子,但若无变通,就是守株待兔。这两个故事都出自韩子,老子与韩非同传自有其逻辑关系。
所谓的无为只是建立在自身有把握的计算之内,李世民与其诸子权斗,“无为”而继帝位的晋王李治又是个什么货色,无与为广泛意义上称“静与动”更好。
你死我活的游戏中不存在“无为”,所以版杀说得简单点是遵循“风林火山”。
警察如何去做,根据个人风格而定,但至少要让众人相信你的思路与言论,以信立,以谋定,以权争,版杀不是请客吃饭。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标题

记得孔子好像是老子的粉丝来着。
据说弃疾对历史颇有研究~
弃疾如看到,请解答下,孔子与老子的区别~
阿伯杀手 发表于 2013-9-1 09:12
区别?人与人之间本不相同,你如果坚持这个问题,那就是儒道之争了,请多看相关典籍,这不是一个好问题。能体现老子本人思想的或许只有《道德经》中的一部分,儒家典籍中如《论语》,把孔夫子直接或间接说过的语录拣出,对比一下,自我总结。祝你学习愉快。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本帖最后由 棄疾 于 2013-9-1 13:27 编辑
0 0木姐姐怎么了。
阿九0916 发表于 2013-9-1 12:43

他要表达想法的很混乱…
简单说:
一、有人违反规则,并非对方无所畏惧,只因“我们”害怕失去而容忍。
二、玩家会凭感情因素行事,有自我保护意识,
三、人们限于自身习惯性思维行事,
四、他想做打破规则的那个人,但并非是指游戏规则,而是某些玩家的行事规则。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我要哄了长周末旅游,票买不到了。我的岛啊,呜呜呜呜呜呜
阿九0916 发表于 2013-9-1 13:31

…换个目的地吧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表弟好。 0 0
阿九0916 发表于 2013-9-1 13:33

表姐早…我准备睡了~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0 0荒无人烟,就是岛好看。我瞟了下,水好蓝啊!景色真好,只求买个船票去岛
阿九0916 发表于 2013-9-1 13:37

那看下有没有其它船只吧…注意安全
閑令畫中畫,
醉覽樓外樓。
琵琶弦驚鶴上舟。
休,
白首嘆孤鷗,
滄海流,
凌云傲九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