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世界热极:巴士拉(伊拉克)最高记录:58.8℃
巴士拉Basra伊拉克引最大海港,巴士拉省首府。中国旧译“勃萨罗”、“弼斯罗”。位于阿拉伯河西岸,哈马尔湖出口处,距波斯湾120公里。人口91万,连郊区118.4万(1982)。以往的巴士拉市风景如画,市内水道和运河纵横交错,曾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是伊拉克著名的旅游胜地。巴士拉还以其悠久的历史素负盛名。历史上,巴士拉是阿拉伯文化、科学、商业和金融中心。
1

评分人数

世界冷极:南极点附近(东方站)最低记录:一89℃
南极点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它是地球上没有方向性的两个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东、西、南三个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向;在南极点,太阳一年只升落一次,有半年太阳永不落,全是白天,太阳在离地平线不高的地方绕南极点一圈一圈地转,一直不落下,又称“极昼”,有半年见不到太阳,全是黑夜,又称“极夜”
1

评分人数

年温差最大的地区:奥伊米亚康(年温差107.8℃,俄罗斯)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Oymyakon) ,东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盆地村镇,北半球“寒极”之一。 位于雅库茨克东北550公里处、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周围山地海拔2000米左右,盆地底部海拔700~750米。12月至翌年1月,昼夜气温均低于-45℃,绝对最低气温达-71℃。气温绝对年较差达101.8℃,为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之一。
1

评分人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已达210次,意大利)
埃特纳火山,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活火山。其名来自希腊语Atine(aithn, 意为「我燃烧了」)。为欧洲最高活火山。海拔3,200公尺(10,000呎)以上,和其他活火山一样,其高度各个时期变化不同。
最深的及容积最大的天坑:重庆奉节小寨天坑(中国)
天坑(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最大的湖泊:里海
里海(Caspian Sea)--世界最大的湖并且是咸水湖,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与欧洲之间。里海表面约低于海平面27公尺(90尺)。靠近南面,最大深度为1,025公尺(3,360尺)。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淡水最多)
贝加尔湖(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贝加尔湖——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Lake Baikal|BaikalSea|Baykal俄语拉丁字母转写作Baykalskoye Ozero或Ozero Baykal,亦作Ozero Bajkal。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其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南部伊尔库茨克州及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距蒙古国边界仅111公里,是东亚地区不少民族的发源地。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约337万平方千米。位于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赞德高原之间,大部在扎伊尔境内,西部及北部包括刚果及中非的部分领土。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乃世界第二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语 ????? 的音译,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沙漠”。
 最咸的海:红海(北部盐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准均盐度35‰高得多)
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174,000平方哩)。红海由埃及苏伊士向东南延伸到曼德海峡,长约2100公里。曼德海峡连接亚丁湾,然后通往阿拉伯海。红海最宽处为306公里(190哩)。西岸的埃及、苏丹、衣索比亚和东岸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隔海相对。在北端,红海分成两部分︰西北部为水浅的苏伊士湾,东北部为亚喀巴湾,水深达1,676公尺(5,500呎)。
最洁净的河:恒河(水质具有自动净化的功效)
恒河(梵文:गङ्गा Ganga)位于印度北部,是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恒河源头巴吉拉蒂河(the Bhagirathi R.)和阿拉克南达河(tAlaknanda)发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Gangotri)等冰川,它横越北印度平原(即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Yamuna),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它分为多条支流注入孟加拉湾.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土耳其)
马尔马拉海(英文名称:Sea of Marmara,土耳其语作Marmara Denizi),史称普罗波恩蒂斯(Propontis)。又译马摩拉海。希腊语“马尔马拉”就是大理石的意思,是世界上最小的海。
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目前公认):中国的《史记·秦始皇本纪》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因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轨道并成功预言回归成功而得名。最先和最完备的哈雷彗星纪录皆为中国;据朱文鑫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记录,并符合计算结果。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为2061年7月28日。
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后来发现,早《史记》400多年):中国的《淮南子·兵略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的,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
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失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