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心情物语] 对好人苛刻,对坏人宽容的文化要不得(ZT)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强调受人帮助,当尽力报答,并且以更大的程度去回报。报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个人的道德底线,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者必定被人所不齿。
然而中国社会近几年来数起好心帮助摔倒老人却被反诬一口的新闻报道,不断撞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简单的报恩问题却在当今社会出现了五种结果。第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第二、滴水之恩,滴水相报。第三、对滴水之恩,表示感谢。第四、滴水之恩,是他人应该做的,或者帮助我的人是个傻瓜,我凭什么感谢他。五、恩将仇报。极端事件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随后出现了大家面对摔倒老人,往往避之不及的局面。
中国人动辄以五千年文明古国为荣,以道德国家的面貌示人,数起极端事件的发生,让国人在世界处于尴尬的局面。
上述事件虽然有些极端,但是缺乏感恩思想,麻木对待帮助你的人却是常态。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位,很多时候对方一屁股坐下,连正眼都不会看你一眼,表示感谢的却是售票员。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麻木对待帮助我们的人,甚至恩将仇报。我认为中国长期以来 “对好人苛刻,对坏人宽容”的丑陋文化在作祟。
当今在社会行善,别人不是赞扬你,首先就是质疑你的动机,不揭露出你沽名钓誉,或者借行善之名,行欺骗之实丑恶思想不罢休。中国设立有见义勇为基金,这些奖金往往低的可怜,就是领取也要层层审批,拉开一个对付骗子的架势来对付好人。如果见义勇者身体受伤,需要巨额资金援助,社会干脆弃之不理,视之为累赘
社会对待好人如此苛刻,然而对待坏人却是离奇的宽容。
方舟子在中国掀起学术打假的热潮,据本人讲,效果并不明显,已经确认为做假的知名人士,该升官还是升官,该发财还是发财,甚至公然要致方舟子于死地,网上谩骂方舟子多管闲事的网络暴民大有人在。多年生活在美国的方舟子大为不解,面对中国人对坏人的宽容,美国对好人是宽容,对坏人则是不近人情的残酷。08年亚历山德拉将丽莎告上法庭,称丽莎救助疏忽导致其瘫痪,丽莎应为此负责。2009年,加州议会以75:0票通过“好心人免责条款”,宣布类似丽莎这样的案例,因救助他人不慎导致其再受伤害,应予免责。
据方舟子说,在美国,如果一个科学家造假,就会信誉破产,对他个人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被学术界和社会彻底抛弃。在西方一个不讲诚信的政治领袖绝对不能被社会接纳,一个有诚信不良记录的人在法庭上的证言往往就不会被采用。
然而在我们工作生活中,那些在职场上无所事事,左右逢源,往往被大家视为做事圆滑的职场高手,甚至奉为学习的榜样。在工作中投机取巧,逃避责任的员工往往被视为聪明伶俐。身边发生盗窃,不是追查小偷,而是自认为倒霉,结果小偷更加肆无忌惮。当人们在二手市场购买他人盗窃的低价产品,并沾沾自喜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对小偷的支持。
“对好人苛刻,对坏人宽容”本质上是一种欺软怕硬的民族劣根性。好人一般具有善心,对他人威胁不大;坏人往往具有一定破坏力,得罪不起,俗话说“宁愿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对待事情不问是非,只问强弱。对待强者卑恭屈膝,对待弱者飞扬跋扈。然而这种文化的泛滥,势必造成“好人没有好报,坏人作恶成本低”的不良后果,把好人逼成坏人,让坏人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导致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
当大家都做“聪明人”,对好人苛刻,对坏人宽容的结果是,身边到处都是“聪明人”,到处都是坏人的时候,恐怕为了安全只有移民了,不过移民也不容易啊。
由此看来,要想过上好生活,要想社会和谐。“对好人苛刻,对坏人宽容”的文化当止,多感谢帮你的人,嫉恶如仇才是正常的社会状态,也是做人最起码的良知。
作者:霍黎威
遵守法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都明确规定不得虐待,但因为种种原因,执行不利。而且旧的传统观念也是阻碍法律实行的一个强大的障碍。比如重男轻女,把妻子孩子当成是男人的私有物,关门打老婆孩子是人家的私事。。。说起来都说不完。。。
Learn to become a hunter, not the hunted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