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呢?

      《左传》中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一向被称作礼仪之邦,叫做“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再加上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所以又叫做“华”。

       后来,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把“夏”当作族名,把“华”当作国名。“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华”是因为华山而得名。但夏水只是一条很小的支流,华山也只是名山之一,算不上名气很大,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的代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在黄土高原上建立的夏朝,它在上古的朝代中文化程度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夏朝从一开始就以中央大国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国”的意思,“夏人”也就成了“中国之人”。后来,人们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华”,“华夏”合起来就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也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华夏是这么来的。其实总的来说,汉、华夏都是对中国的称呼,只是对中国的称号大概分为三种:总体的、以朝代称呼、外语翻译。其中汉是第二种,华夏是第一种。我看的是《文史知识》第四期,第五十页的《认识“中国”》,提到利玛窦说“汉”意思是银河。

       “华夏族和汉族都还是正统的象征”是正确的,但“唐人就很值得怀疑了,经历了五胡乱华,汉族还是汉族么?”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隋唐的皇帝不是胡人么?的确,李世民就有鲜卑血统,但是,自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不断融入汉族,已经找不到纯粹的鲜卑人了。

       其实,我们称“汉族”,是以朝代名作族名,而汉又取“维天有汉”的意思,但汉族不是汉人。汉族是广义上的汉人,但汉人也是古代非汉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称呼,元朝就把契丹人也归为汉人。这不是同一个概念。而且,五胡乱华后,推动民族大融合,历时达几百年,而谢晓东认为,现在已经找不到纯粹的汉人了。所以我认为,隋唐两代王朝和满清王朝性质是不同的。
1

评分人数

    • dvork: 好文~金钱 + 10 鲜花 + 10
本帖最后由 appa 于 2011-6-4 08:51 编辑

【汉的来源,百度一下】 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历史上习称宁强县一带汉中(即今日的汉中地区),汉字中河流名发展成了地名。秦朝末年,刘邦入关灭秦后项羽封在汉中一带称“汉王”;刘邦得天下后,便用其发迹之地的地名作为王朝名,称“汉朝”,“汉”字又由地名发展成了朝代名。汉王朝统治中原中百余年,疆域广大,影响深远,声名播于海内外,周边民族习称中原人为“汉人”。因为汉王朝十分强大,辖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称,匈奴人常称赞汉人为“好汉”,后来的“男子汉”等词语皆为“庄稼汉”。 继西汉、东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以“汉”命名的封建政权。三国时期刘备建立政权称“蜀汉”或“季汉”。五代时沙陀族刘知远建立的政权也称“汉”,为便于区别,史称“后汉”,与“后汉”并存的还有刘隐和刘崇建立的两个名叫“汉”的政权,史学家分别称为“南汉”和“北汉”。这些名叫“汉”的政权的接连出现,使“汉”字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些政权统治下的民众渐渐被视为一个共同体,并且与“汉”字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是最终形成汉族这一固定概念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中国,是先形成了处于周边地区的一些的小“共同体”、最后才相应地形成了处于中间地带的大的“共同体”这就是汉民族。
         具体说正试有汉民族之称始于金朝。金王朝是第一个曾真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便于区分,他们把宁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统称为“汉”人。元代继承了这一称呼,但概念上有些混乱。他们把治下民众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汉人和南人,“汉人”抱括了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人以及北方的汉人和极小部分契丹、女真等族人,“南人”指南宋遗民,实际上上也是“汉人”。满族是又一个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仍称明政府统治下的民众为汉人。因为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的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汉人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便被称作“汉语”、“汉字”,专门研究汉字音韵训古和古文考据的学问被称为“汉学”。后来汉族就成为现在中国的主体民族--中华民族。
        “但是不知道神马华夏啊,中华啊,汉……之类的是肿么来的。”
        “经历了五胡乱华,汉族还是汉族么?而且隋唐的皇帝不是胡人么?隋唐到底算不算汉人的王朝啊?”
         上面及上一帖是解释以上两个问题的,接下来说说
        “周朝的时候,似乎秦和楚国都不是名正言顺的——不知道该叫啥——周人,不是羌就是胡或者蛮或者夷吧?周朝分封,把周人的势力扩散到辽阔的疆域。
         秦朝统一,如果楼从这里已经歪了,那我们算什么?”
         言必称三代,先说说三代。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
            孔子说不去秦,楚国也是由周平王时开始发迹,有断发文身什么的,但这是会改变的,所以我们没有歪楼。。。
1

评分人数

    • dvork: 好文金钱 + 10 鲜花 + 10
我也想问一下,看到有奴派和无奴派的争论,课本都是讲中国历史上有奴隶社会,但文革前就有提出不同意见。我查了一些资料,但还是不太明白无奴制,有没有什么证据说中国不存在奴隶社会?求解答。
秤砣虽小压千均,砖头无厘也要把水搅浑
不仅隋唐不正,南宋灭国,“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汉的血统和血性,被污染和稀释了多少啊?
Neo 发表于 2011-6-4 13:36

我觉得“血性”从南宋,特别是从明代土木堡之变后,中国人的血性就折损了,看看明末那些不给力的士人,难怪张远山说中国前半段历史伟岸,后半段像是被阉 割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