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译自佛典《维摩诘所说经》 
  
  
续 .. 
  
  
文殊菩萨:“什么是大乘佛法的慈呢?” 
 
维摩诘居士:“菩萨应当这样想,我应当这样为众生说法。不是为了自己积累功德而去说法,广施慈悲但没有任何目的,热情但不会增添众生的烦恼,对众生平等无论前世今生来世。不起诤论,不论对内还是对外,一切都很自然。 
 
不会厌倦教导别人,传授佛法不会有所保留,持戒利生而能够忍受别人的怀疑和责难。会选择方便的时间,方便的地方,用方便的方法。当菩萨作这一切的时候,内心依然安乐自在。这就是慈。” 
 
文殊菩萨:“什么是大乘佛法的悲呢?” 
维摩诘居士:“菩萨所有的功德都是众生不是自己的。” 
 
文殊菩萨:“什么是大乘佛法的喜呢?” 
维摩诘居士:“帮助别人,利益别人,感觉到高兴,从来都不会觉得后悔。” 
 
文殊菩萨:“什么是大乘佛法的舍呢?” 
维摩诘居士:“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目的性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 
 
文殊菩萨:“菩萨应该怎么看待生死呢” 
维摩诘居士:“应该仰仗我佛如来的功德。帮助众生看清生死。” 
 
文殊菩萨:“怎样才能帮助众生看清呢?” 
维摩诘居士:“帮助众生除去生死的烦恼。” 
 
文殊菩萨:“怎样才能帮助众生除去生死的烦恼呢?” 
维摩诘居士:“升起正确的想法。” 
 
文殊菩萨:“如何才能升起正确的想法?” 
维摩诘居士:“修不生不灭的法门。” 
 
文殊菩萨:“什么不生,什么不灭?” 
维摩诘居士:“不善的念头不生,善的念头不灭。” 
 
文殊菩萨:“善与不善,那个是本源?” 
维摩诘居士:“身是本源。先有身然后才有善与不善。” 
 
文殊菩萨:“那身的本源又是什么呢?” 
维摩诘居士:“身的本源是贪,因为有贪才有身。贪为身先。” 
 
文殊菩萨:“那贪的本源是什么呢?” 
维摩诘居士:“贪的本源是思想意识。没有思想意识就不会起贪的念头。” 
 
文殊菩萨:“思想意识的本源是什么呢?” 
维摩诘居士:“颠倒的意识。” 
 
文殊菩萨:“颠倒的意识的本源又是什么呢?” 
维摩诘居士:“什么都不想,没有意识。” 
 
文殊菩萨:“没有意识的本源是什么呢?” 
维摩诘居士:“没有意识,也就是什么都没有,哪里有什么本源存在呢?”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