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莎士比亚改变世界

莎士比亚无处不在。除了始终是好莱坞(Hollywood)、宝莱坞(Bollywood)的灵感源泉,他还会在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是他,单枪匹马为英文增加了超过一千七百个新词语。是他,于1936年被德国纳粹政府“绑架”为德裔作家。也是他,引得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洋洋万言,从人物塑造、写作技巧、道德水准、宗教观念等各方面把他的作品批判得一钱不值。没有莎士比亚,北美大陆不会有欧掠鸟(starling),洁西卡(Jessica)不会成为父母钟爱的女孩名字,《愤怒和喧嚣》、《勇敢新世界》这样的书名不会存在,奥巴马不会成为美国总统,里奥纳多蒂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不会成为国际影星,甚至林肯总统都可能不会遇刺身亡。

觉得这些言过其实?小说家、前英国文学教授斯蒂芬马奇(Stephen Marche)在他的新著《莎士比亚如何改变一切》(How Shakespeare Changed Everything)中抽丝剥茧,为广大读者娓娓道来。马奇写博士论文时专攻莎士比亚,后来又在大学教授莎士比亚文学的课程,他对莎翁的了解和研究自然不同凡响。不过,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这个题目满怀激情,擅长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通俗文化现象来展示莎士比亚对于现代生活深远、重大的影响。

比方说,我以前知道美国人约翰布思(John Wilkes Booth)1865年在剧院刺杀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却没想到布思一家和莎士比亚结下的不解之缘:刺客的父亲、兄长都是著名的莎剧演员,而他本人行刺总统的事件不但和莎翁的《恺撒大帝》(Julius Caesar)的剧本呼应、暗合,还直接导致了他的大哥日后重新诠释、演绎这个名篇。

再比如,黑人演员保罗罗伯森(Paul Robeson)1943年在舞台上演出《奥赛罗》,将不同族裔通婚的画面展示在种族隔绝的美国人面前,造成极大的人心震荡,成为美国民权运动中的重大事件。难怪马奇声称,没有莎士比亚,就不会有美国人在2008年选出第一个非裔总统奥巴马的事件。

还有,现代人对于性欲和性行为较为开明的态度也得归功于莎翁,因为弗罗伊德(Freud)心理分析理论的来源就是他对于莎士比亚戏剧的解读。如今《王子复仇记》中的丹麦王子汉姆莱特(Hamlet)成为“俄狄普斯情结”(恋母情结)的代言人。即使对于弗罗伊德凡事都要追究“性”根源的理论不认可的人,也得承认他把过去让人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问题摊开来讲,的确是学术和思想方面的一大进步。

书中另一个精彩之处是作者对于西方通俗文化的把握。父母为什么喜欢给女儿起名洁西卡?因为他们深爱《威尼斯商人》中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女儿这个角色。青少年的T恤衫上为什么印有骷髅图像?因为莎翁的剧作中充满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对于生死的思索。甚至蒂卡普里奥一举成名,万众追捧,也因为他演过罗密欧这个角色。

作者说,成年人酷爱鉴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描绘青少年爱情的悲剧,因为莎翁把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青春期的骚动、激烈、时而狂欢时而绝望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本剧重现的,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个短暂而绚烂的片断,它让每个人凝眸回首时,都会惆怅感怀,都会想到青年的理想主义和成人世界的理性原则发生冲突时,结局不外有二:一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以身殉情、舍身殉道的悲剧;二是青年人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变成大腹便便、圆滑无趣的成年人的喜剧——“我们爱看舞台上的悲剧,但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喜剧”。

莎士比亚之所以能改变一切,正因为他呈现给后世如此芜杂混乱而又鲜活丰富的世界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