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红楼乱弹 — 第十三回 凤姐齐家的一流条件 (zt) - by 没有桅杆的船

本帖最后由 ky2009 于 2010-9-15 13:30 编辑

红楼乱弹 —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凤姐齐家的一流条件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连,每每就要取胜时,却总是被中了离间计的阿斗召回蜀中,功败垂成!心里也不知把刘禅臭骂了多少遍。后来看《岳飞传》,竟然又碰到了南宋的昏庸皇帝用十二道金牌,愣是把意欲直捣黄龙,重整旧山河的岳飞从火线上撤下来。再后来看《史记》又是赵国国君听信谗言,用赵括替换廉颇,落得个长平之战,四十万大军被歼,加速了赵国的灭亡。类似的故事还有袁崇焕和崇祯。纵观中国历史,这样的悲剧故事真是数不胜数!




这些战争典故点明了用将之道的一个核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其实,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上至治国,中至企业管理,下至“齐家”,乃至结交友人,这条用人之道的法则都有借鉴意义。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因为没有得到君王的充分信任,于国于己都留下无尽的遗憾;多少家族企业因为提防外人,任人唯亲,终究衰败没落;多少家庭因为琐碎的误解搞得鸡犬不宁,分崩离析;多少人因为猜忌,落得朋友反目成仇,难怪世人总是仰慕“管鮑之交”。也许这种阴暗的猜忌、怀疑心理正是人类的天性,非大圣大贤之辈终究难以剪除。




当然,信任只是用人之道的第一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戊戌变法”时光绪皇帝对康有为可谓信任至极,然而终究落得个“百日维新”,何也?没有实权!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慈禧一类的保守派手里,一旦触犯他们的利益,自然不会束手待毙。这就是信陵君费尽心思去窃取兵符的缘故,也正是皇帝总是赐予钦差大臣“尚方宝剑”的原因吧。



获得了信任和权力后,要想成功还缺什么呢?除了个人内在的才能外,外部的硬件设施应该还包括树立一个良好的威信。商鞅“城门立木,千金一诺,先立信后变法”正是此理;“孙武演阵,怒杀吴王爱妃”,深得其味!


至此,如果信任、权力、威信,完全确立的话,只要主事的人真有才干,真能制定好的法令、规章、策略、战术等,相信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然而,历史长河中,有几个人能如此幸运呢?印象当中似乎只有一个商鞅,这大概就是中国变法几乎无一成功的一个浅显解释吧。



在十三回里,我们看到王熙凤拥有了成功“协理宁国府”的两个基本外部条件:信任和权力。


宁国府主人贾珍的充分信任——



“贾珍笑道:‘婶子的意思侄儿猜着了,是怕大妹妹劳苦了。若说料理不开,我包管必料理的开,便是错一点儿,别人看着还是不错的。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

贾珍下放了权力,赐了“尚方宝剑”——



“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凤姐不敢就接牌,只看着王夫人……宝玉早向贾珍手里接过对牌来,强递与凤姐了。”







这是我看到目前为止贾珍身上唯一的闪光点——“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大有刘邦的味道。当然与其说贾珍深得用人之道,不如说是他自己平庸无能,趁机摔包袱。否则,堂堂宁国府怎会搞的乌烟瘴气,一团乱麻,还要请荣国府的“空降兵” ?!瞎猫碰到死耗子吧,反正贾珍为凤姐创造了一流的外部条件。剩下的事就是凤姐自己如何树立“威信”制定“法规”了,让我们拭目以待“有杀伐决断”的凤姐是如何“立信齐家”的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