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顶流被母亲毁了!从万人追捧到全网咒骂,他活该凉透! 孙杨又惹众议。 
 
他在直播间里,戴墨镜,苦着脸。 
 
一言不发。 
 
前面的牌子上写着: 
 
" 人数到 3 万,摘墨镜。" 
 
" 人数到 5 万,笑一下。" 
 
" 人数到 10 万,才说话 "...... 
 
这种 " 绑架式直播 ",令所有人不适。 
 
但我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 
 
他是孙杨。 
 
任性的、嚣张的孙杨。 
 
1 
 
2012 年。 
 
孙杨奥运夺冠,风头正盛。 
 
他领着爸妈,上了鲁豫的访谈。 
 
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但,话里话外,尽是他人生的伏笔。 
 
  
 
谈话途中,鲁豫高度总结道:在你家,妈妈是话多的,爸爸是话少的。 
 
  
 
然后问孙杨:" 那你觉得自己比较像谁呢?" 
 
结果,孙杨妈妈杨明,率先抢过了话头: 
 
" 取我们优点正好,我(的部分)稍微多了一点!" 
 
  
 
话音落下,是一阵笑声。 
 
鲁豫也在其中。 
 
但笑过后,她不得不再问一遍:" 那孙杨,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更像妈妈,还是爸爸呢?" 
 
  
 
这次,终于听见了主人公的回答:" 像我妈 ……" 
 
音量不大。 
 
笑容腼腆。 
 
下一秒,杨明又来了:" 我觉得是取了我们优点!" 
 
  
 
嗓音洪亮。 
 
笑容灿烂。 
 
和儿子形成鲜明对比。 
 
再次喧宾夺主。 
 
但,不会有人指责。 
 
因为当时,孙杨是世界冠军,杨明是培养了冠军的母亲。 
 
辛劳。 
 
伟大。 
 
无私。 
 
值得所有赞誉。 
 
有她在,孙杨除了游泳,什么也不用管。 
 
比如小时候,怕背书包影响孙杨长高,所以从来都是杨明代劳。 
 
小学六年级时,她还帮儿子系鞋带。 
 
  
 
总之,杨明的生活重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孙杨。 
 
引导他。 
 
激励他。 
 
培养他。 
 
直到他站上领奖台,开启新一轮 " 呵护 "。 
 
得知巴西记者想采访儿子,杨明会冲上来:" 你们电视在巴西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有人悄悄将此事曝光。 
 
杨明惹祸上身。 
 
但她,浑然不觉有错,甚至要求惩罚曝光者: 
 
" 我们孙杨,可是要取得成绩的运动员,你们不要搞臭他!" 
 
  
 
任谁看,这 " 母爱 " 都已过度。 
 
但孙杨不觉得有问题。 
 
相反,他乐于享受这一切。 
 
有时出国训练,母亲并不能伴左右。 
 
他也养成习惯,一天早中晚三个电话,向母亲汇报。 
 
  
 
更有传,集体训练时,他强硬要求带母亲一同入住。 
 
显然,这不符合规定。 
 
可他理由简单粗暴——他是孙杨。 
 
他要 " 特权 "。 
 
在镜头前嚣张发言: 
 
" 是金子总会发光,我大不了不练了,你不让我母亲去,我就不练了。" 
 
  
 
狂妄放肆。 
 
年轻气盛。 
 
一览无余。 
 
2 
 
运动员有个性,不是错。 
 
锋芒毕露,更不是。 
 
但外出征战,运动员代表的绝不只是个人,更是一个国家。 
 
一言。 
 
一行。 
 
全球瞩目。 
 
而孙杨,迟迟没有学会收敛。 
 
2019 年。 
 
韩国。 
 
熟悉的泳池。 
 
熟悉的领奖台。 
 
孙杨,又夺冠了。 
 
  
 
领奖途中,他全程兴奋异常。 
 
手舞足蹈。 
 
动作很大。 
 
下一刻,还开吼身旁的铜牌获得者,斯科特。 
 
这不算莫名其妙。 
 
毕竟,两人先前有过过节的事,人尽皆知。 
 
对家碰面,分外眼红。 
 
斯科特这边,不同框,拒合影。 
 
  
 
孙杨岂能忍下这口气? 
 
台上,他先按兵不动。 
 
但一下台,就追上对方,用大家都能听见的声音说道:"You loser,I win.(你输了,我赢了!)" 
 
  
 
然后,得意地扬长而去。 
 
这一幕,自然被镜头记录。 
 
他的语法错误。 
 
他的狂妄傲气。 
 
传回国内,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支持者赞他解气,靠实力碾压,有资格嘚瑟。 
 
批判者忧心忡忡,只觉孙杨此举不妥,太有争议。 
 
但终究,事情没有发酵。 
 
一句 " 王霸之气 ",概括了所有。 
 
就这样,孙杨再次品尝到 " 成绩 " 的甜头。 
 
于是,愈发肆意。 
 
  
 
一次,他出了泳池,接受采访。 
 
镜头聚焦。 
 
麦克风对准。 
 
结果他张口就吐槽起了,别国国歌有多 " 难听 "。 
 
  
 
那可是直播啊! 
 
视频很快流出。 
 
舆论迅速发酵。 
 
这次,依然有人站孙杨。 
 
表达个人喜好,错了吗? 
 
不懂掩饰情绪,错了吗? 
 
很抱歉,是的。 
 
彼时,孙杨已在全球范围内,有了一定知名度。 
 
他的每个动作。 
 
每句话。 
 
都代表着我们整个国度。 
 
稍有不妥,就会成为外媒指摘我国的利刃。 
 
个人情感再强烈,也得考虑自己的身份,考虑可能的后果。 
 
最后,孙杨出来作了回应: 
 
" 没有说哪个国家不好。我也并没有指名道姓,说谁谁谁不好。我觉得可能有一点误会吧。" 
 
  
 
或许是舆论压力。 
 
或许是上级命令。 
 
总之,孙杨到底还是缓和了说法。 
 
于是又一次,他全身而退。 
 
但他真能就此学乖吗? 
 
当然不。 
 
对于自身的问题,他毫无察觉。 
 
对外如此。 
 
对内,也是本性尽露。 
 
3 
 
孙杨参加过很多综艺。 
 
体验类。 
 
竞技类。 
 
访谈类。 
 
他都上过。 
 
每次出场,基本都是众星捧月。 
 
他可以当面吐槽撒贝宁 " 土 "。 
 
  
 
也可以在《真正男子汉》里,以身体不适为由,直接离队。 
 
  
 
留下在他身后不停喊话的教官。 
 
以及,面露难色的众人。 
 
  
 
但也没有人敢继续阻拦。 
 
因为是他。 
 
是孙杨。 
 
他为国争光。 
 
他光芒璀璨。 
 
谁都知道,金牌沉甸甸的分量。 
 
所以,当孙杨来到《天天向上》,也是同样的待遇。 
 
主持人捧。 
 
嘉宾送礼。 
 
而他,一脸理所应当,开心地收下两个乐高小人模型。 
 
费时久。 
 
做工精。 
 
然后,嘉宾又掏出了一样宝物——同样用乐高制作而成的龙画。 
 
  
 
6 个师傅。 
 
2 周用时。 
 
全世界唯一仅有的一幅。 
 
价值不菲。 
 
通俗意义而言,远胜于那两个乐高小人。 
 
但嘉宾将它送给了钱枫。 
 
  
 
孙杨转身就拿了先前的两个小人,说要和钱枫交换。 
 
霎时,场面有点凝固。 
 
谁也没想到,孙杨会来这一出。 
 
汪涵率先打破僵局,提出那就剪刀石头布。 
 
孙杨燃起了熊熊的胜负欲:那估计要决战到天明了! 
 
言下之意,不拿到手不罢休。 
 
  
 
钱枫赶紧让步,表示孙杨是世界冠军,自己不争了! 
 
就这样,冠军配宝物,没得商量。 
 
接着,汪涵再次强调,此龙,全世界只有这一条。 
 
孙杨接话:" 对,和我很配,全世界也只有一个我!" 
 
  
 
兴奋。 
 
满足。 
 
不言而喻。 
 
他笑得如此灿烂,完美契合粉丝口中的 " 单纯大男孩 "。 
 
丝毫不顾,先来后到。 
 
更不知,君子不夺人所爱。 
 
就凭他是孙杨,所以全世界都得为其让步。 
 
但世界,不会为任何人让步。 
 
这是孙杨的错觉。 
 
可惜,当他醒来时,为时已晚。 
 
4 
 
2019 年 11 月 15 日。 
 
瑞士。 
 
一场听证会,正式召开。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听证会。 
 
它关系着孙杨,能否扛过药检风波。 
 
清白和运动生涯,都赌上了! 
 
在场人员,大多遵守了基本规则: 
 
着装正式。 
 
表情严肃。 
 
专心听讲。 
 
那剩下的少数派,不多。 
 
一个是孙杨。 
 
一个是他母亲杨明。 
 
前者,在如此严肃的场合,多次随心所欲。 
 
嬉皮笑脸,质疑检查人员的专业性。 
 
  
 
不打招呼,现场给自己换了个翻译。 
 
  
 
嘴角勾起,一遍又一遍地质问起了法官。 
 
  
 
后者,则致力于带偏全场画风。 
 
这是一场再正经不过的听证会。 
 
而杨明,显然搞错了主题。 
 
重煽情,轻理论。 
 
说话多,没重点。 
 
法官问东,她答西。 
 
混乱程度,不亚于法官问 "yes or no",而她激动回复:"or!" 
 
  
 
这样对孙杨毫无帮助。 
 
可,她无知无觉。 
 
听证会结束后,面对记者,面对镜头,她只会嚎啕大哭:" 你们不知道孙杨这十几年来,有多么不容易啊!" 
 
  
 
试图用眼泪博取关心。 
 
换取支持。 
 
可,如意算盘落了空。 
 
母子两人的行为传回国内,如潮般恶评涌现。 
 
那一刻,人们已经忘了听证会的初衷。 
 
只记得那个全程嘻嘻哈哈的孙杨。 
 
以及,仿佛在菜市场吆喝的杨明。 
 
  
 
很难得,鲁豫问了个好问题。 
 
" 孙杨到底是更像妈妈,还是爸爸?" 
 
时至今日,答案跃然纸上。 
 
他确实更像妈妈。 
 
一样任性。 
 
一样情商低。 
 
最终,还一样曝光在了大众面前。 
 
无路可逃。 
 
无处可遁。 
 
经此一役,孙杨跌落神坛。 
 
人们依旧惊叹于他的昔日辉煌,但对于他个人,已是质疑满满。 
 
5 
 
听证会后,孙杨被禁赛 8 年。 
 
4 个月后,减为 4 年 3 个月。 
 
但无论怎么减,对孙杨的打击都是莫大的。 
 
他是运动员。 
 
他属于泳池。 
 
可现在,他得等上一年又一年。 
 
新人涌现。 
 
记录刷新。 
 
而他,只能等待。 
 
  
 
显然,他没打算放弃。 
 
最近的新闻里,他在做直播。 
 
数据不错。 
 
人气还行。 
 
  
 
报酬自然也不会太低。 
 
可以想见,这是孙杨赚取收入的一种方式。 
 
他没有比赛。 
 
但依旧需要训练。 
 
自费,需要钱。 
 
而来钱快的直播,完美契合要求。 
 
所以在网友感叹冠军沦为主播时,孙杨无动于衷。 
 
甚至,还因 " 绑架式直播 " 上了把热搜。 
 
  
 
" 人数到 3 万,摘墨镜。" 
 
" 人数到 5 万,笑一下。" 
 
" 人数到 8 万,保持微笑。" 
 
" 人数到 10 万,才说话。" 
 
...... 
 
套路,是一条接一条。 
 
有人心疼。 
 
有人惋惜。 
 
但,更多的,是怒骂。 
 
" 爱摘不摘,爱笑不笑,爱说不说。" 
 
" 直接发二维码要钱算了。" 
 
语气鄙夷。 
 
文字犀利。 
 
昔日冠军情面,消失殆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孙杨曾那般辉煌,那般受宠。 
 
但真正让他一步步堕落的,是自己。 
 
多少次,他任性妄为。 
 
多少次,他意气用事。 
 
曾经,冠军光芒遮盖一切。 
 
直到那场听证会,打碎所有滤镜。 
 
自始至终,他没有变过。 
 
无论是对游泳的爱。 
 
还是为人处世的随意任性。 
 
多可惜呀,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运动员。 
 
可,性格拖了后腿。 
 
孙杨之后的路,依旧充满荆棘。 
 
  
 
这就引出了新问题: 
 
一名得体的运动员,该如何面对世界? 
 
当年,刘翔意气风发,又拿下一冠。 
 
记者问他觉得自己赢在哪里。 
 
他笑笑,回答谦逊而有风度:我比较稳定,对手也很不错。但有点紧张吧。 
 
还有姚明,被别国记者追问:你们十几亿人,找不出 5 个篮球好的? 
 
对此,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复了一句:你们几亿人,就找不出 1 个乒乓球好的? 
 
有礼貌。 
 
有理有据。 
 
亦有回击。 
 
但到了孙杨这里,只有一句孩子般的赌气:" 你们游得再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 
 
  
 
狂妄程度,100%。 
 
未来,也许他能再创辉煌。 
 
但如 2012 年那般的盛世宠爱,已无可能。 
 
毕竟,他已有过太多任性史。 
 
他的不成熟。 
 
他的巨婴作派。 
 
注定要同耀眼成绩一起,成为他抹不去的烙印。 
 
无法挽回。 
 
无可挽救。 
 
很遗憾。 
 
但孙杨的康庄大道,终究被他自己走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