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创新的怀旧: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有感

4已有 3723 次阅读  2016-10-16 10:23   标签style 

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宣布,美国歌手、词作者、作家、艺术家鲍勃迪伦(Bob Dylon)荣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至此,今年的诺奖尘埃落定,所有奖项均名花有主,但文学奖引发的疑惑刚刚开始。不少人发问:迪伦到底为啥得奖?

 

诺奖评委会一贯作风矜持,揭晓前从不公布最终入选名单,听任大众纷纷猜测,赌局甚嚣尘上。文学奖正式宣布的前晚,我已在微信看到声称阿尔及利亚诗人获诺奖的帖子。本次文学奖的评选又似乎格外保密。官方解释,推迟发布的原因是各位评委的时间安排出现了问题,但有心人怀疑是他们内部意见不统一。诺奖官方消息一公布,美国方面兴高采烈,因为这是继非裔小说家莫里森(Toni Morrison)1993年获奖后,二十多年来第二个美国人获此殊荣。但中国朋友普遍觉得困惑不解。

 

诺奖评委酷爱将文学奖颁发给在西方世界并不那么知名的作家,如2013年的得主、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去年此奖又被授予出生于白俄罗斯的纪实文学作家、新闻记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和往年诗人、小说家获奖的主流背道而驰。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非主流”倾向更明显了。尽管迪对西方当代音乐和文化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传播媒介主要是音乐、歌曲、表演而非印刷文本。身为音乐人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迪创造了历史记录。

 

诺贝尔文学奖的发奖人达尼尔斯(Sara Danius)本人是位文学研究者,她在仪式上称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会后接受记者采访,她又赞他为“英文口述传统中的伟大诗人”,甚至将他和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萨福(Sappho)相提并论,因为相信三人的作品都能通过口头吟诵流芳百世。

 

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一位音乐家是否标志着“文学”的定义进一步扩展了?对此达尼尔斯未作正面回应,只引用迪伦的歌词说了一句“时代不同了”(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但这并不妨碍旁人对此次诺奖的意义各加诠释。如,美国音乐家哈杜(DavidHajdu)认为这表示了诺奖评委员会对迪伦植根的美国当代音乐传统的认可。而北大教授陈晓明认为,此举显示了评委的“怀旧情调”,是他们缅怀文化激进、先锋主义和实验主义盛行的六十年代非主流文化的一种“行为艺术”。

 

余生也晚,没赶上前辈们的叛逆期,对迪伦六十年代成名歌曲中描述的原生态世界缺乏切身体验。但不少粉丝见证:最初被吸引就因为他的作品挑战了美国主流民谣歌曲的温柔甜腻,用嘶哑的嗓音,混杂不和谐的音乐,桀骜不驯的姿态记录了那一代年轻人的骚动与斗争。迪伦的确受到“垮掉的一代”作家和现代主义诗人很深的影响。可我觉得,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创作、演艺经历已不能仅用“先锋”、“反主流文化”(counterculture)等词汇来形容了。正如达尼尔斯在采访中所说,“五十四年来他不断重新发明自己,一直在为自己创造新的身份”。

 

迪伦1941年五月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杜鲁斯(Duluth),原名罗伯特金摩曼(Robert Zimmerman)。祖父母是来自乌克兰的犹太移民,外祖父母是来自立陶宛的犹太移民。高中时期参加乐队,深受民谣歌曲影响。二十岁离开老家到纽约闯荡,从美国中西部小镇搬到世界大都市。他在纽约的格林威治区和众多艺术家接触、合作,从平稳、安逸的中产阶级家庭转向居无定所的波西米亚式生活。1962年他正式改名为鲍勃迪伦,不久出版的第一张唱片一炮而红。从此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但作词写歌,成为美国流行音乐的教父,而且插图绘画、撰写自传。

 

半个世纪以来,迪伦的音乐事业风生水起。他出版发行了几十张歌曲唱片,几乎囊括了所有最高奖项。他获得过十一次格莱美(Grammy)奖及格莱美终身成就奖、金球奖、普利策奖和奥斯卡奖,1988年录入摇滚乐名人榜,2012年被奥巴马授予“总统自由奖章”。1988年六月七日他又开始 了“永不停止的旅途”(The Never Ending Tour),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每年演出至少一百场。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创造力,吸收、融合各类歌曲的风格:民谣、摇滚、乡村、布鲁斯等,歌曲主题从抗议越战、思考人生到祈祷神灵,政治、文化、宗教、爱情各方面都有涉及。

 

他的表演也并非全无争议。有评论家说他善变,甚至每晚的演出都会选用不同的嗓音风格,让人捉摸不透。但也有人认为,这正是迪伦呈现“异质性体验”,不屈从主流的可贵之处。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迪伦的创作生命如此长久,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如此巨大,他其实已从“非主流”逐渐演变为西方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了。

 

2007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他的歌词被美国法官、律师在判决书、辩护书中引用得最多,超过186次,而排名第二的披头士(Beatles)的歌词只被引用了74次。他的粉丝中还包括美国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罗伯兹(John Roberts)和今年二月刚去世的斯卡列(Antonin Scalia)。他最脍炙人口、大家烂熟于心的歌词有:“不用气象员就能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you don't need a weatherman to kn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以及“一无所有就一无所惧”(when you ain't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难怪诺奖评委称他为文化的“偶像与图标”(icon)。

 

也许,此次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成为“行为艺术”,并不在于评委的执着过往,反倒在他们的与时俱进。在“文学”的定义日渐模糊的当代世界,高雅的”严肃文学”和通俗的“流行文化”间的差距也在日益缩小。迪伦获奖,是赞美怀旧,也是褒扬创新;是肯定表演的即时魅力,也是记录诗歌的不朽传承;是对文学影响力的最大认可,也是对其狭隘定义的终极反讽。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 小马 2016-10-17 03:27
    我是完全搞不懂这个奖项了。。迪伦就是一个歌手,虽然简介里挂了个文学家的标签。。。诺贝尔已经沦落到跟格莱美抢风头了。。。
  • 夜夜笙歌 2016-10-17 09:36
    小马: 我是完全搞不懂这个奖项了。。迪伦就是一个歌手,虽然简介里挂了个文学家的标签。。。诺贝尔已经沦落到跟格莱美抢风头了。。。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