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惊险片》:女性研究电影节一瞥

已有 2543 次阅读  2009-12-08 10:09
去年我校聘请的一位研究电影的教授G非常得力,不光教课,还常常围绕某些专题在校内举办电影节、组织学生和教师讨论。这周接到她的通知,为了纪念我校女性研究成立二十周年,本周末要举行一个题为“国际妇女电影”的小型电影节,并且会有同事发表报告、带领大家讨论。本周末活动真多,我再三权衡(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精力等各个方面),决定去看周六中午的一场小电影:著名英国女性主义导演莎利波特(Sally Potter)的短片《惊险片》(Thriller)。上网一查,学校的介绍宣传如下:“A seminal feminist film by heralded auteur Sally Potter, THRILLER marks feminist appropriations of the Puccini opera La Boheme and the score of Psycho in order to expose the gendered narrative and spectatorial biases inherent in Hollywood cinema-namely, that the woman must die. Instead of accepting her fate as a hapless victim, seamstress Mimi decides to look into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her own death. ”

这是说,导演用了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导演的美国电影《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的音响效果,同时又通过借用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的情节来质疑好莱坞电影中“女人必死”的模式。中午跑去一看,果然是一部非同寻常的电影。片名还没有出现之前,观众看到的是一个门户半掩的小阁楼的静物照片(still),黑白的,耳边听到的是一阵狂笑。片名出现以后,我发现本片不但是黑白的,而且继续大量使用静物照片,很多是从原歌剧拍摄的照片,但也有一些显然是导演自己的创作。影片的画外音叙述者是一个女性,说着带有口音的英语,观众渐渐认识到这就是歌剧中那位在1830年法国巴黎的拉丁区和一个诗人恋爱、最后病死的女裁缝咪咪(Mimi)。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发现事实真相。我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谋杀吗?”整个影片就是围绕咪咪的探究展开的,她引用歌剧情节,可是又不断反问这些是否就是“事实”,并且对歌剧中的人物做出自己不同的评价。比方说,其中一位被用来“反衬”咪咪的歌手慕赛特,在原作中是作为一个爱慕虚荣、贪财放荡的女性形象出现的,可是本片的叙述人却并不相信。片中有时候还让这两位女性同时出现在一个画框里,显示她们一同质询主流男性解说的举动。影片结束是咪咪终于做出自己的结论:这是一个谋杀。因为她认为,如果让女主人活下去,必将拍到她和诗人结婚,生儿育女,年华老去,这不符合“浪漫故事”的要求,所以男作者一定要安排咪咪在年轻貌美的时候悲剧性的死亡。而且,因为她的死,这位正面女主人公也无法和女配慕赛特真正发生对话,她们两个最终都成为男权话语的牺牲品了。

毋庸置疑,这是七十年代第二代女权主义者(“second wave feminists”)的代表作。其中对“阁楼”这一意象的强调,显然受到女权主义巨著《阁楼上的疯女人》(Madwoman in the Attic)的影响。对于女性团结(female solidarity)的提倡,也是当时非常流行、至今被女权主义者奉为圭臬的观点。导演做出的结论其实相当粗浅,毕竟这是三十年之前的作品了。可是影片对于光、影、声音和音乐的运用,很有独到之处。前面说到该片是黑白,这一方面加重了“历史感”,暗示男权社会的存在时间的长久。另一方面也创造一种“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效果,鼓励观众向主流话语提出挑战。另外,影片大部分时间放映静物照片,其中又以女性的静物照片为主,男性却能以活动影像出现。直到结尾,银幕上两个女性终于拥抱在一处、而男性人物则开窗爬出阁楼的时候,女性似乎才开始活动。这暗示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思索,女性终于获得独立和力量,不再被男权控制、只能做静止的物件,也不再让男人主宰自己的生杀大权了。这部片子称得上短小精悍,虽然片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却很能发人深省、予人启迪。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 花开蝶舞 2009-12-08 22:07
    《 。。 片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却很能发人深省、予人启迪。。。》 。。。你幸运啊,看到这么好的电影。 
  • 兔兔 2009-12-09 09:07
    这个作者很有潜力。。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