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漂流学海

7已有 509 次阅读  2023-11-21 22:37

出差美国,路过香港,有幸结识了几位新近入职当地高校的年轻人。他们都出生于内地,留学美国,在名校获得东亚研究(主攻中国文学)博士学位后海归香港。香港高校近年来密集招聘教师当然出于人员需求,而新鲜出炉的中国博士们应聘香港也有个人考量。

 

美国高校带有终身教职的长期岗位近年来越来越少。但从内地赴美攻读博士,从文学、历史、社会学领域毕业的“文科”生越来越多。本就僧多粥少,再加上“同质”PK,脱颖而出难,留在美国的机会就更少。要海归内地,则要和国内毕业的大批博士竞争,论工作经验和当地人脉未必有优势。何况内地高校年轻教师之间的竞争凶猛,“内卷”厉害,待遇却可能达不到海归博士的预期。相形之下,香港高校待遇较高,氛围较宽松,和在美工作相比,又有离家较近,能满足亲情需求的优势,香港有岗位他们自然乐意接受。

 

不过,在香港高校工作的压力也不小。除了常规的教学、科研任务,衡量教师业绩的一大标准是申请政府提供的学术资金的成败,听说有因为三、四年间申请资金一直不成功而不幸无法留任的例子。其实,在美国高校任教又何尝不辛苦。至少在获得终身教职前,年轻教师要教好课,要多发表学术著作,还要在服务方面表现出对本系、本校的忠诚和贡献。美国高校终身教职的评估标准相对透明,流程相对规范,能给人以公平、公正的印象。但各校、各系情况不同,也有争议颇大,甚至诉诸法律、对簿公堂的个案。

 

学海无涯,历练艰辛,在生计与情怀之间找到平衡也不容易。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