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面包和人偶剧院”

12已有 17343 次阅读  2011-11-03 08:39   标签面包  演出  纽约市  普通人  Peter 

“面包和人偶剧院”(Bread and Puppet Theatre)于1962年成立于纽约市,如今已经驰名世界,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自力更生非盈利性的剧团之一。剧团的创始人彼得舒曼(Peter Schumann)负责创作设计剧目,和演员合作,用音乐、舞蹈和滑稽动作传达激进的政治观点,呼吁世界和平。他们在六十年代反越战时期就表现积极, 现在每到节假日总有大型表演,特别吸人眼球。这个剧团其实是个反精英文化的街头剧团,擅长用色彩鲜亮的硬纸板制作布景和人偶,演出“道德戏剧”,即,表现普通人怎么待人处事。懂行的艺术系同事说,每次演出他们会烤面包给观众免费食用,借此表达“艺术应该像面包一样成为人生的基石”的哲学,剧团因此得名。

今年有幸请到他们来校表演,真是全校欢欣鼓舞。演出定于晚上6:30开始,地点是室外的足球场。演出当天天气放晴,碧空如洗,室外足球场芳草如茵,衬着夕阳下的红砖宿舍楼拱顶格外精神。我走去看戏,远远就看到了竖起的白色布景牌,总有两米多高,上面有黑色的花纹。走近了才看清上面还写着一行花体大字“起义弥撒”(Insurrection Mass),和天主教常说的“复活弥撒”(“Resurrection Mass”)恰成对照。

不一会,只听得一阵喊声,几十个身穿白色长袍的演出者组成方阵,高举白色“船帆”,从远处草坪上冉冉“驶”来,边上的铜管乐队也开始击鼓、吹号,宣告演出正式开始。演出名为“弥撒”,当然含有宗教仪式的因素,但其目的在于解构、反讽,而不是宣扬基督教义。第一场就是为神像“开光”,一位演员把陈列在长条桌上的纸制人偶头上盖的布幔一一揭开,分别介绍他们的名目:“常规感谢神”、“开会神”等,都故意用搞笑的字号来揭露 “陈旧信仰”的荒谬,以摧枯拉朽、推陈出新。

既然是“街头戏剧” ,自有活泼、热闹的场景引人瞩目。接下来就是一场“马戏”表演。头戴面具、身穿戏服的演员装扮成斑马、驯兽师、小丑等,载歌载舞,亦庄亦谐。他们还特地准备了一段“后现代玉米舞”,符合本地农业的特色。其中甚至有舞龙的段子,不过这条龙是西洋土产,不如中国神话中的巨龙那么威风,而且最后还被一位手持双刀的骑士砍杀。这里演绎的是“圣乔治屠龙”的英国“立国神话”,可是圣乔治被塑造得可笑、笨拙。他屠龙功成后洋洋得意,在舞台上恋栈不去,最后被死神赶走。

“面包和人偶剧院”忠实于自己作为“社会批评家”的职责,这次重点抨击的是美国移民法。最后一场“读经”,就是让演员分别发表独白,讽刺移民法体系中的不合理、不人道之处。例如,刚有演员念完美国自由女神像上镌刻的收容世界上深受迫害、流离失所的民众的词句,就有人宣称“墨西哥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美国驱逐出境几百名墨西哥人”,独白甚至包括了本校学生、一位非法墨西哥移民的自白。


直面社会问题而又寓教于乐是“面包和人偶剧院”的一大特色。在场观众既有本校的师生,也有小镇社区的成员,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人人看得津津有味。孩子笑,小狗叫,也是演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显示艺术走入生活,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私有物了。不需要华丽的布景和戏服,也不需要高薪聘请大腕明星,剧团招募我校的老师和学生参加演出,不仅充分实践了他们“廉价艺术”(cheap art)的哲学,而且让节目更加家常平实,深入人心。最后剧团和观众分享新鲜出炉、香气四溢的蒜头面包,又进一步渲染了亲密温馨的社区氛围。艺术果然可以象面包一样实在和滋养啊。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