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说说苏绣和两位大师级绣娘的爱情故事(四)

5已有 6856 次阅读  2013-08-22 21:24   标签normal  style 

前文讲到“绣圣”沈寿与张謇之间的真情神交轰轰烈烈,委婉缠绵,但以沈寿英年早逝而令人叹息告终。而在苏绣界另一位大师级绣娘、乱针绣(也称正则绣)的创始人杨守玉,其与名扬四海的艺术大师刘海粟的至爱深情和凄婉的世纪情殇、以及与著名艺术教育家吕凤子似有若无的情感经历,却更是令人扼腕长叹。作家钱月航在他的《人淡如菊——杨守玉传》一书中这样评价她:杨守玉走过80多年的漫长人生,毫无疑问,她的身上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在我有限的阅历里,她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女性之一,我试图通过本书告诉后人,有一个中国女子曾经那样深沉地爱过,那样长久地等过,那样孤苦地活过,那样绚烂地绣过,最终,那样淡、那样轻地离去。

乱针绣的创始人杨守玉 (1896-1981)是江苏常州人,乳名祥云,字瘦玉,后改名守玉。她自小随表姐学绣,并爱上了绘画。20岁毕业于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图工班,应著名画家吕凤子聘请到丹阳正则女校任绘绣课教师,后任绣科主任。上世纪20年代由她创制的乱针绣,以纵横交叉、长短不一,疏密重叠和灵活多变的针法声名鹊起。乱针绣产生西洋油画的光色透视效果,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特色,一改延续上千年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之传统平面苏绣,在针法中融合笔法,以针代笔,以线代色,运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渗色等手法,奇迹般地赋予针和线以笔墨池彩的表现力。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被誉称为“针画”。苏绣成功开发乱针绣后,其作品不再清一色以小动物为主题,而可以绣出更为细致、更具立体感、呼之欲出的人物、风景、静物和动物。很快,乱针绣就成为苏绣的三大谱系之一。源于苏绣,超越苏绣,乱针绣也因此常被诩为当今中国继苏、湘、粤、蜀四大名绣之后的第五大名绣。创始人杨守玉穷一生心血,缔结了这朵艺术奇葩,在中华绣坛上留下了千古之名。不过关于乱针绣的发明,后人却多有这样的结论:假如没有杨守玉与其表兄、著名画家刘海粟凄婉的世纪情殇,就不会有乱针绣的产生与发展。

原来,杨守玉的母亲刘氏是刘海粟的姑妈,这对青梅竹马的表兄妹同年,海粟长守玉几个月刘家世居常州青云坊,与杨家大院只相隔一条古运河以及两条街杨守玉幼时常随母亲去舅舅家,与那嬉戏无猜的九哥海粟十分熟悉。刘海粟字季芳,因其排行老九,所以守玉称他九哥亲情戚谊给了他们童年的友爱,而孩提时代他们又有着各自的不幸:杨守玉9岁丧父,遂随母寄居刘家;刘海粟14岁丧母,杨母即为刘家主持家务。刘、杨两家相依相傍,而孩子们便在爱的缺失中有了相怜相悯守玉和海粟均喜绘画,刘家见孩子喜好丹青并有一定天赋,便特地请了一位杜姓家庭教师专门指导绘画。有了老师的指点,孩子们进步飞快,画笔生花。守玉十分羡慕九哥的聪明颖悟和初露才华,刘海粟也喜欢表妹的勤勉好学与秀气灵巧。当时14岁的杨守玉不仅能画,还能用巧手将画面惟妙惟肖地刺绣出来。1910年,也就是他们15岁的时候,刘海粟在青云坊的家里办起了一所国画专修馆,来馆习绘者多是亲戚家的孩子,守玉也在其中。他们上午临画或写生,下午读画论,相互评画,于是守玉有了和九哥朝夕相处的机会。在耳鬓厮磨中,二人情窦初开互生爱意,其情投意合让两家人看在眼里,让所有的人都认定了他们就是一对金童玉女。可是当刘海粟和杨守玉也满心欢喜地以为幸福可待时,却等来了大人们一句你们八字相克不宜成婚的判言。刘父为海粟安排的是丹阳林家钱庄的千金林佳,而不是他的瘦玉表妹。年轻的刘海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奈何父亲以死相逼,只好与林佳小姐订婚。但他不知如何面对自己曾许下旦旦誓言的表妹,于是便跑去上海学画,这一去就是三年。而守玉则被她母亲带离常州跟随名人史良的父亲史聘三学习古文,后又报考了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图工班。
 
         杨守玉                   杨守玉
 
刘海粟17岁那年,父亲的一封家书将他召回,令他和林佳完婚。父命难违,刘海粟依照父亲的安排迎娶了林佳。但结婚那天晚上,任谁劝说海粟都不肯进洞房,独自在书房住了一夜。而他的瘦玉表妹则在绣楼度过了一晚,哭得双眼红肿如桃。新郎新婚当晚不肯入洞房的事情,在常州这座江南小城传得沸沸扬扬,陪嫁丰厚的林小姐受此屈辱,带着丫头回了娘家。杨守玉知道表哥是因为放不下她才这样做,心中更觉痛苦。为了不再影响九哥日后的生活,杨守玉再度离开常州,到丹阳正则女校任教,师从大画家吕凤子,为其后开创乱针绣奠定了艺术基础。不久,刘海粟也来到丹阳,杨守玉得知刘海粟到丹阳后,不想扰乱他的家庭,便躲到上海,刘海粟又追到了上海。杨守玉在哪儿,刘海粟的心就指向哪儿。两个人你追我躲,而她只想要刘海粟彻底斩断对她爱的筋脉,回归自己的家庭生活。苦寻无果后,刘海粟留在了上海,与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海粟和瘦玉表妹断了联系,自己也前后经历了离婚,再婚,又离婚,又再婚4段婚姻。一个又一个女人,在他生命里出现又离开。而杨守玉在与刘海粟分别后,为了把忠贞纯情永远地留给九哥,几番思索,几番肠断,最终她改字为名,变瘦玉为守玉。是的,她要为自己的表哥守身如玉,守一生,守一世。从此她把所有的热情全力倾注到了她所从事的绘绣事业上,似乎这是她惟一的精神寄托。年少时的那段相知相许的日子,足以温暖她余下的人生,以致她终身未嫁,红颜空闺,寂寞终老。(待续)
  
     杨守玉绣品《圣母像》                  《少女》                 《美女与骷髅》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