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清涼小品 - 張有恆教授著 - 談「行」 (38)

2已有 5941 次阅读  2016-07-04 08:45   标签清涼小品 
              清涼小品  -  張有恆教授著

 

三十八、談「行」

學佛人具足「信」「願」之後,就要「行」,所謂依教奉行,如法修行奉養,功德最大。但是「行」是根於「願」來的。真實心願已發,即當照願實行,若有願無行,或行之不力,即同「說食數寶」。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行,或利他,必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行不違願,終不改變。

 

以淨土宗而言,「行」是實行「念佛」。本來淨土修行,不只念佛,或修禮拜、或修供養、或修懺悔等,無量眾行,迴向發願,皆成淨土。而淨土正行,要以念佛為首,故古德判為徑中之徑。

 

又念佛一行,亦可分為多種,大略可歸納為四:

 

1、持名念佛:即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到功夫得力,可伏住貪、瞋、癡、慢的習氣,臨終預知時至,安祥往生。

 

2、觀像念佛:指觀念彩畫塑鑄之佛化身形像,然像去還無,則念佛易成中斷。

 

3、觀想念佛:指觀念佛之真身相好,如「佛說觀無量壽經」所說,觀日、觀水、觀佛相好等十六觀。

 

4、實相念佛:指直念本具真如理性,不著土相,不著佛相,不著念相,念到離念,真心全體顯露,即證實相。

 

上述四種念佛當中,尤以「持名念佛」下手最易,並且最圓最頓,故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亦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勸導眾生求生淨土的方法。此乃因「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相應,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以「名號即實德」、「聲字皆實相」及「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也。且「持名念佛」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是佛心」,亦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故「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也。

 

又淨土之修行方法,又可分為正行與助行,所謂正行者,乃是指單持一句萬德洪名,或大聲念、或小聲念、或金剛持、或心默念,總要心裏想得清楚,口裏念得清楚,耳裏聽得清楚,如是相續不斷,求得一心繫念不亂,而證念佛三昧。所謂助行者,不外乎斷惡修善,亦即遵守五戒十善,多起好心,多說好話,多做好事。須知實行「助行」,無非輔助「正行」而得一心而已。以一般人難能做到二六時中,一句佛號,相續不斷,故須助功,補其不足。且彌陀經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今持佛名號,即多善根;斷惡修善,即多福德;是故正助雙修,因緣具足,得生極樂。

 

總之,信、願、行三項,稱淨土三資糧,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云:「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吾人若能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如此依個人念佛斷煩惱的程度,提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此外,吾人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是故吾人在實踐佛法方面,當以「持名念佛」為日常生活的守則,時時處處不忘念佛,並以「念佛法門」教化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如此必能成就往生成佛之大願也。

 

 

 

 

 

 

续 ...  

来源: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384&cid=11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