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和共产党的劣根性
热3已有 684 次阅读 2023-09-27 21:54这几天习近平又到曾经当过省书记的浙江瞎逛游去了。旧地重游,好不得意,拾毛泽东之牙慧,咀嚼一番,感到味美异常,吐出来让全国人再嚼一嚼他的牙慧。这个牙慧就是毛泽东让他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官僚学习的“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发生在浙江省枫桥镇。河南和浙江两省的官僚特别喜欢造假和制造所谓的榜样和典型。比如说毛泽东时代,河南省放亩产万斤粮的卫星是比较早的,还有红旗渠,红旗渠可能也有点用处,但是应该没有吹得那么厉害,网上有说法是花十年建红旗渠二十年断水,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河南还有榜样焦裕录。相反,1975年8月暴雨,河南省的板桥等60座水库连环崩溃,死了几万人,这种消息当时是不会报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吹得那么响,连我这样的小孩都知道,有大洪灾大死亡,几十年之后才能看到报道,说明吹牛治水仅仅是弄个破样板让官僚们自嗨一下而已。非但如此,这种吹牛皮缺乏实效的恶习不时会重新上演。后来河南又有了什么小岗村,又成了榜样,什么榜样,农民自己搞包产到户,这有什么可吹的?文革时毛泽东打倒刘少奇邓小平不就是诬蔑他们搞包产到户吗?我并不是说包产到户好不好,而是说明共产党喜欢朝令夕改变,穷折腾全国人民(奴隶),改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正确,去树一些乱七八糟的典型,像河南省的官僚可能很善于揣摩中央官僚的意思,在自己的地盘树起典型,为加官晋爵而弄虚作假。
浙江省跟河南也差不多。枫桥经验就是这样一个破典型,让毛泽东习近平奉为至宝。什么是枫桥经验?网上介绍如下:
“枫桥经验”便是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初期,在浙江省宁波专区诸暨县枫桥区产生的依靠群众(而非政府)就地监督改造四类分子的经验。当时,虽然中央决定对四类分子采取“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但许多地方在具体推行中,依然采用定指标、“关一批”、“判一批”、“杀一批”的做法。《人民日报》1977年12月21日第2版刊登了中共枫桥区委的《高举毛主席树立的枫桥红旗 依靠群众加强专政》一文,文中回顾了1963年“枫桥经验”的产生过程:
一九六三年,我区有七个公社在浙江省委工作队和地、县委的领导下,第一批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发动群众,分清了敌我,充分揭露了四类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当时一部分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激于革命义愤,要求把有破坏活动的四类分子都捕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对敌斗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习、大辩论,干部和群众觉悟提高了,认识到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制服敌人、改造敌人,克服了单纯依赖政府法办的思想,克服了简单粗暴的方法,发动和依靠群众,对敌人分类排队,进行教育、评审和说理斗争,并且依靠群众就地进行监督和改造。结果,一个人没有捕,就把这批敌人的大多数制服了。
所以说,是毛泽东要搞运动,要全国“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浙江的狗腿子官僚能体会上意,制造了这样一个经验。说明毛泽东神经病发作要搞运动,具体怎么搞也不知道,下面狗腿子送来一个试样,他很高兴,说大家都应该这样搞。
胡搞什么?镇反三反五反的时候,不是已经杀了一些地主吗?金庸的父亲离枫桥几十里远就是这样被枪毙的。过了十来年,又要整地主,还有地主吗?怪了,枫桥这样小地方,竟然还有,时任中共诸暨县委书记的孙子甫在回忆录中写道:“枫桥西畴大队的陈荫林,是一个原有1400多亩田的大地主,过去一贯拒绝参加劳动。他写了一本名为《容膝斋》的反动诗抄,斗过20 多次,用过罚跪、‘假枪毙’ 等办法,都没有制服他,群众称他为‘橡皮碉堡’。这次评审,没有大会斗争,陈荫林就交代了造谣、记变天账、写反动诗等罪行……他自己说,‘这次评审,对我很有助益,我服了’。”这看上去非常胡说八道,枫桥这样一个小山区,1400多亩田的大地主还能活到1963年,他这地主可是比金庸的父亲还大。
无论如何,这说明共产党的劣根性不改。什么“发动群众,分清了敌我”,什么“教育运动”,都是太上皇让下面群众攻击太上皇所不喜欢的人群。所以就是发动人民狗咬狗。文化大革命不就是共产党狗咬狗吗?枫桥经验没过两年,毛泽东斗刘少奇时还记得枫桥经验吗?他斗死那么多战友可是不择手段。
人民是有生存权的,国家是要有法律的。人民犯法应该由法律途径解决。共产党的运动都是无视人民的权利,让人民践踏人民。就算一个地主富农能够侥幸活到六十年代,他安分守己,其他人有什么权力干涉其生活把他当做敌人“教育”批斗凌辱攻击其身心呢?共产党认为《容膝斋》是反动诗抄就是反动了吗?所以这种运动就是共产党劣根性作怪,对人民进行压迫和暴力专政,从而稳固太上皇的独裁暴政。
9/27/2023
河南“75·8”板桥水库溃坝
枫桥经验所说的:他(地主)写了一本名为《容膝斋》的反动诗抄,看看如何反动:
倪瓒 容膝斋图,题诗: 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棱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叠叠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