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西藏旅游必读(Z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7dec570100em1y.html
西藏旅游先行篇,谈谈高原反应(2009-07-10 10:06:18)
初次去西藏旅游,高原反应恐怕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抄点这方面的材料,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平原人初上高海拔时,在缺氧环境下身体会产生一些生理反应。空气中氧气量的减少反应到人体里就是动脉血管里氧气量的减少。而当人体动脉血管里的氧气量降到一定值以下时,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这里有个数据,一般来说,人体动脉内的氧分压降到60mmHg以下时,与缺氧有关的生理反应开始变得明显。而一般人刚好是在海拔2500米左右时动脉里的氧分压降到60mmHg。这就是为什么海拔2500米以上定义为高原的由来。人体从环境中摄取氧气,再经血液运输到器官组织以供细胞利用。人体摄氧运氧有一套完整机制,缺氧反应就是这一整套机制的动员。人体凭借这些生理反应产生对高原缺氧的代偿,但这些反应也是急性高山病的发病基础。人体主要的缺氧生理反应包括,呼吸量增加,肺血管收缩,和血红蛋白载氧增加。这些反应都是在动脉氧分压低到60mmHg以下才会明显增强的生理现象:




1.碱中毒






  增加呼吸量是人体在急性缺氧情况下最明显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生理反应。动脉中血液氧浓度下降会刺激动脉化学感受器,进而通过呼吸中枢兴奋,使每分钟的呼吸量增加。呼吸量增加则使肺泡内氧浓度增加,从而促进氧向血液中弥散。可是,呼吸量增加的另一个结果是二氧化碳呼出的量也相应增加。过多呼出二氧化碳的直接后果是血液中的碳酸浓度降低,从而改变了血液酸碱度,使血液偏于碱性。过于碱性的血液可能造成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高山反应症状,比如头疼,手脚发麻,胃肠不适,疲劳虚弱,头晕,和失眠等。不少人还会发生睡眠周期性呼吸:人在睡眠时因为碱中毒而减少呼吸次数,从而减少呼出二氧化碳;减少呼吸反过来又造成进一步缺氧,而加大呼吸量,就这样反反复复,周期性放慢加快呼吸。




    50%的人在上到4500米时会出现高山反应。







  1.a 如何对付碱中毒




   人体纠正血液偏碱主要通过肾脏排除碳酸氢盐,这一过程一般需要72小时。因此,急性高山反应的症状一般在到达高原几小时后出现,三、四天以后开始有明显好转。这也是为什么碳酸氢盐利尿剂(醋甲唑胺,Acetazolamide)是预防和减轻高山反应症状的首选药。







2.高原肺水肿




    缺氧可以直接引起肺血管收缩,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就会升高。这种由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现象非常普遍,几乎发生在所有动物身上。生理学家一向认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改善血气交换,起到增加血液氧分压的效果。近年研究进展却发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是导致高原肺水肿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肺血管中过高的压力使一些血管壁完整性破坏,使液体漏出,积聚在肺内(肺水肿),反而影响血气交换。




    高原肺水肿不很常见,当人从低海拔迅速上升至3600米以上时,高原肺水肿的发病率大约4%,并且影响更多的是健康年轻人。以往曾有高原肺水肿病史的复发率很高。肺气肿或其它严重慢性肺疾病患者因肺动脉压已经较高,如果发生高原肺水肿,症状会更为严重。




    高原肺水肿症状一般在几小时到几天过程中逐渐出现。高原肺水肿的初始表现可能只是轻微咳嗽,气短,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咳铁锈色泡沫痰,紫疳等。高原肺水肿是一个可以危及生命的高山病。







   2.a 如何对付高原肺水肿




    预防高原肺水肿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设法减轻肺动脉高压。可以缓解肺高压的药物包括心痛定(nifedipine)和伟哥(Sidenafil)。如果高原肺水肿已经发生,应立刻绝对卧床休息。紧急情况下,可以用简携式高压舱(Gamow Bag)暂时缓解症状。这种舱在高山运动里很流行,它可以在几分钟内大幅度提高气压,如同立刻将病人下降千米。必须强调的是,高原肺水肿可以致命,只有补氧与下降可以作为治疗高原肺水肿的可靠方法,药物等其它治疗手段都应视为权宜之计。下降后高原肺水肿迅速自行消失。





  






3.高原脑水肿




    急性缺氧可以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以保证脑的氧供应,但这也是高原缺氧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一般的头痛几天内就会自行改善。然而,如果头痛持续加重,必须考虑高原脑水肿的可能。脑水肿是另一个致命的急性高山病,所幸很不常见。高原脑水肿一般在病人到达一定海拔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其前兆为头痛,继以共济失调与恍惚嗜睡,然后迅速昏迷。共济失调的检查方法为病人不能做足尖接足跟直线行走。







   3.a 如何对付高原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一旦发生,属于急诊,必须立刻安排下降,并立刻开始给氧,其它的方法都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地塞米松是高原脑水肿处理的常规用药。便携式高压氧舱也是临时的救命方式。







4.高原视网膜出血




高原视网膜出血在4500米以上发病率可以高达30%,但因为多不伴有临床症状常不引起注意。如果视力受到影响,应将病人送下山。出血需要几周到几月才会缓慢吸收,视力随之恢复。高原一过性失明与视网膜出血不同,稍事休息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好转,无须其它治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