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故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时间:三国
人物:诸葛亮
地点:蜀汉
诸葛亮大概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宰相”了。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在刘备死后,被托孤,于是,诸葛亮就写了《出师表》来表心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出自《后出师表》。诸葛亮一辈子兢兢业业,辅佐君王,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把诸葛亮塑造的多智而近妖,刘禅也被“扶不起的阿斗”这个评语跟着,得了千古庸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词是很好的,把一个人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努力干事情的决心表现的十分感人,而诸葛亮也成为了一个好丞相的代表人物。

个人感想:小时候看《三国》,加上我有爱听戏,《失空斩》是我最爱的折子,总觉得诸葛亮遇到刘禅真是倒霉,要是能辅佐个聪明睿智的君王,说不定“三国鼎立”早就改写了。中学里终于有能力看白话以外的史书,于是捧起了《三国志》等,看完之后,掩卷叹息,果然,误会神马的,才是最美好的。
从《三国志》等正规史书来看,诸葛亮实在不是个聪明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加上“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便成了他最好的评语。而恰恰是“扶不起的阿斗”给了我不一样的惊喜。的确,刘禅最终亡国,可是刘禅的亡国是在诸葛亮死后29年。在刘禅继位之后,诸葛亮便全力主持北伐,在刘禅继位第五年(蜀汉建兴五年)就开始了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北伐生涯。而事实上,在诸葛亮一开始准备北伐的时候,刘禅就已经清醒的意识到北伐的不可能成功,他劝阻诸葛亮:“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可惜,蜀汉的政治格局被他爹刘备弄坏了,丞相独大,皇帝说不听丞相,只好接受。于是诸葛亮倾蜀汉举国之力的北伐开始了。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也是“权臣”啊!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死在他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诸葛亮一死,刘禅立刻下令停止北伐。刘禅在蜀汉在位的四十年生涯里,蜀汉是三国里少有的安居之所,人民生活也较为安定。对于刘禅的诟病大多来源于他最后投降曹魏,但是,正因为刘禅的识时务,蜀汉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受到破坏,而刘禅一家,也因此成为了亡国君主里最“善终”的一家子。从种种迹象表明,刘禅是真正的聪明人。关于刘禅的事迹,我就不细说,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查查,真的很有趣,绝对颠覆。

我想说的是,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任何事都要自己去追寻真相,历史也好,人与人的相处也好,人云亦云实在要不得。真相其实明晃晃的就在那里摆着,端看自己是不是愿意去找出来!
1

评分人数

    • dvork: 精辟金钱 + 10 鲜花 + 5
读书,睡觉,睡觉,读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