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历史人文] 【转】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中国自周代开始,形成了完整的中央职官制度。周代中央有“六官”之制:一、天官大冢宰:辅佐天子经邦治国,总理政务,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为“六官”之首。二、地官大司徒:掌管土地、人民、教化。三、春官大宗伯:掌管典礼、祭祀、巫史等方面的事。四、夏官大司马:掌管军事。五、秋官大司寇:掌管治安和刑法。六、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建筑等。六官的职掌比较分明,因为均由“卿”担任,也称之为“六卿”。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官制大都仿照周室。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如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楚国的官号和其他各国不同,以令尹为最高行政长官,以上柱国为最高军事长官,孙叔敖就担任过令尹。

      秦王嬴政灭六国以后,把“王”改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又设立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是辅佐皇帝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副宰相,兼管纠察百官,同时又供内廷差遣。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号称“三公”,相互制约。汉初沿袭秦制,仍设“三公”。汉武帝时,废去太尉,而以大司马大将军的名义为实际执政官,丞相府的权力逐渐缩小,变成了奉行既定政策的机关。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东汉光武帝以六曹尚书协助处理政务。尚书原为“少府”的属官,品位很低,只是办理文书,传达诏命;后来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发展成为政务机构“尚书省”,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其首长为尚书令,副职为尚书仆射,各曹主管官为尚书郎。六曹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了隋唐的六部。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后,因为其父曹操曾为汉丞相,便不再设丞相。又鉴于尚书省权力太大,便以他的幕僚组成中书省,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典掌中枢机密,而尚书省改为执行政策的机关。晋代时,皇帝又将亲近侍从官侍中、散骑常侍等提高地位,成立门下省,作为皇帝的机要顾问机关,对中书省的权力加以限制。这样,到了隋代就逐渐形成了三省共同执掌中央政权的制度(因避隋太祖杨忠讳,中书省改称内史省):内史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首长同为宰相。

      唐承隋制,中枢机构主要在尚书省,唐太宗即位前就担任过尚书令,即位后,此官基本上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各一人为尚书省的长官,统领六部,即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也没有大权。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待中官位太高,也不轻易授人。常差委其他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号,参掌中央机密。久而久之,这些官员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而三省首长反而只存空名。唐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代虽设三省,但把中书省置于宫廷内,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尚书省/门下省形式上虽还存在,但是实际职权已移至中书省,其长官成为寄禄虚衔,这时三省六部制已经开始瓦解。在中书省方面,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欧阳修、王安石等人都担任过参知政事。而枢密院相当于秦代的太尉府,掌军事,文天祥就担任过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则不复置。

      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左右丞相统领六部。洪武十三年,因为胡惟庸案爆发,明太祖朱元璋永远废除丞相一职,尚书省也被永远撤销,分中书省之权归六部,六部直接由皇帝掌管,实行高度集权。三省共掌国政的局面,至此结束。皇帝不亲自处理政务,设内阁于宫廷,以内阁大学士侍左右,备顾问,拟诏谕。以后内阁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参预政务,位于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又称元辅、首辅。

      清代的政务中心,初期主要在带有浓厚部落贵族军事民主色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十六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南书房,表面上是皇帝文学侍从、应召侍读之处,但它同时也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机构的雏形。雍正七年,仿照南书房例子,正式设立军需房(后称军机处)掌管军政大事,使其超越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成为最主要的政治核心,而内阁大学士只是挂名的宰相。军机处没有专官,军机大臣一般都是选派各部长官三五名兼任,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而且任命军机大臣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可以这么说,军机处是皇帝集权最好的工具,也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的顶峰。

      以上就是历朝宰相沿革的大致情况。再简单介绍一下“三师”、“三孤”:北魏开始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后世有时沿用,是一种荣誉性的加衔,为人臣之极品,但无实权。古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北周以后,历代多设置,合称“三少”。也是荣誉性的加衔,无实权。

      秦汉时中央行政长官还有:一、奉常,后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二、郎中令,后改称光禄勋,管官廷侍卫。三、卫尉,汉景帝初一度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四、太仆,管皇帝车马。五、廷尉,汉景帝时曾更名大理,为最高的法官。六、典客,后改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务。八、治粟内史,后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九、少府,管宫廷总务。以上诸官,后来称为九卿。九卿之中,只有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九卿之外,还有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后称执金吾),管理苑囿的水衡都尉,修膳宫室的将作大匠,皇后太子的宫官大长秋和詹事等,地位都很高。

      九卿各有属官,如太史令、太祝令、太乐令、太宰令、太卜令、太医令等为奉常的属官。太中大夫、中大夫和郎等为郎中令的属官。大夫掌论议,无常事。郎是皇帝侍从官的通称,员额无定,多至千人。议郎掌顾问应对,其他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汉武帝时又置期门和羽林,也属郎的一类。

      隋唐以后,九卿的地位和权力都不如秦汉,日益变成闲职,不预政务。中央各部门的事务改归尚书省的六部掌管,历代相承,成为定制。

      六部: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二、户部(原称民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四、兵部,掌全国军政。五、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六、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的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为左右侍郎。每部设四司,各司的主管官为郎中(隋以侍郎为各司主管官),郎中的副职叫员外郎,属官有都事、主事等。

      历代中央还有监察官和谏官。西汉以御史大夫兼任纠察百官之职,由其副手御史中丞专管监察弹劾工作。东汉以后设“御史台”为监察机关,其首长或为御史中丞,或为御史大夫。明清更名为“都察院”,首长为左、右都御史。至于谏官,西汉有谏大夫,东汉则称为谏议大夫。唐除谏议大夫外,增设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宋代的司谏、正言、明代的给事中均为谏官。

      除此之外,封建皇帝还有文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未央宫的金马门,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固定的官号。唐初设翰林院,唐玄宗以翰林待诏(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李白曾任此职)。开元末年另设“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为皇帝的顾问官。宋代改称“翰林学士院”,为皇帝起草诏书,这时翰林学士才成为正式官员。明代开始将修史、著作、图书等工作归“翰林院”掌管,成为正式的官署。置翰林学士一人领导翰林院,翰林院中的侍读、修撰、编修、检讨等都叫做翰林。翰林的官职虽低(五到七品),但清贵异常,一般非进士不得入翰林。而且翰林院虽无实际权力,但由于被视为储才之所,重臣宰辅大都从翰林院出身,从编修、检讨做起,十年可做到侍郎。

      武官的官制也很复杂,限于篇幅简单说一下几个主要朝代的武官设置情况。秦汉设将军统兵,汉代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地位最高。又设前、后、左、右将军,地位次之。将军的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这些常设的将军,掌兵之外,常参预朝政。另外有临时任命派遣出征的将军,如贰师将军、伏波将军、度辽将军等。将军下有“部”,每部设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部下有“曲”,每曲有军侯一人。曲下有“屯”,每屯有屯长一人。三国时置“将军”掌管禁军,军官中有“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等,以四征将军品位最高。在三国后期,魏、吴又设大都督统掌兵权。

      唐代实行“府兵制”。中央设十六卫,每卫长官为上将军、大将军,下领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折冲府的长官为折冲都尉。府下有团,团下有队,队下有火。玄宗以后,府兵制基本上名存实亡了。唐后期各藩镇各拥重兵,中央只掌握羽林军、龙武军、神武军、神策军、神威军等禁军。出征的将帅有招讨使、宣慰使等,节制节度使的又有元帅、副元帅、都统等,这些都是临时委派的军官。

      宋代有禁军(中央军)、厢兵(各州兵)、乡兵(非正规军)、藩兵,而以禁军为主力,由殿前司及侍卫司统领。下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统率军队。

      明代地方设卫、所。几个府设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中央设五军都督府,统领在京城和地方的都司、卫、所,都督府的长官为左、右都督。明代还在地方边疆重镇九处驻兵,称为“九边”,九边的统兵将领称总督或总兵官。

      清代有八旗兵,分驻于京师、省城和重要城市,军官有将军、都统、副都统。还有汉族军人组成的绿营兵,军官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至于太平天国时期出现的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团练武装,此文就按下不表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