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净土探究(上) - 大寂法师著 - 龙的世界(二十一)

5已有 12176 次阅读  2014-06-10 08:17   标签净土探究 

净土探究(上)

 

大寂法师著

 

 

续 ... 

 

戊、畜生道化生的业因

 

龙的世界

 

(甲)毒龙的业因

 

依经上说,龙是畜生道中化生的众生,此类众生因生前造恶的方法及深浅度不同,或稍积福德,所以形成龙的种类及住处、受苦、受乐......的情形,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会投生为龙身,皆因嗔痴心深重,犯下焚烧僧房;或者焚烧聚落城邑......等业因,如此恶人,死后先堕地狱中受苦。再转生于大海内的毒龙身,与诸龙互相嗔恼,致使诸嗔心、乱心,夹杂诸龙身,吐毒相害,常行恶业,其身又常受热沙所烧。

 

(乙)善龙的业因

 

如果在生前,信奉鬼神外道,世间邪戒,虽然知道行布施之道,但嗔恚怀心,心不清净,有的又以嗔恚心发愿,誓生龙中,为大龙王。命终之后,以其嗔恚愿毒,必生龙中,又因其生前稍修福德,其身不受热沙之苦,住处、饮食较好,常受快乐......。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又说:‘龙与金翅鸟的种类,又有胎、卵、湿、化之分。’业因复杂,非凡夫智识所能预知。

 

2)五道中畜生道的种类最多

 

依经上说,畜生道中的种类,无论从其数量、相貌、色类、居处、饮食、飞禽、走兽、昆虫、水生、陆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等多方面来看,都是五道中种类最多、最复杂的众生,其所造作的业因也是最复杂的。尤其于其中间,又有地狱道中出来的众生,其业因相当混杂难解。这里因将阿修罗道列于畜生道中,故称为五道。畜生道的住处,于人间处处可见,至于受报时间,依其业力与人类需要(再造的业因)及同类互相残害的情形(也是再结恶缘、再造恶因)......而不一定。

 

3)畜生道中别有阿修罗世界

 

甲、阿修罗有两大类居住之处

 

阿修罗道的众生,因其业力感报,分为二大类。一事分布在鬼道众生中,一是分布在畜生道众生中。在鬼道的修罗众生,别成魔身饿鬼之形,有神通力。于畜生道的修罗众生,则居住在‘大海底须弥山侧’,深入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八万四千由旬(里数)的范围内,(此处所指‘大海底’不一定是指肉眼所见的‘山川大海’)。又因修罗众生的业力各不相同,依次再分成四类不同业感的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体上来说,智慧愈多,修福愈多,而且布施的对象,是在正道持戒修行路上的修行者,其感报居住的地方便愈宽广,住处也愈好、身量愈广大、形貌愈美好......。

 

乙、四类阿修罗众造业的原因

 

(甲)第一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一类阿修罗众生,居住在海底(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宽广二万一千由旬的范围)。这类的阿修罗众,是四种修罗众生中福报最大的。在其生前,具有聪明利智,通晓世间各种技术,喜行种种布施,修积世间广大福德,或有发愿以此广大修因来世获得欲界最大身相,无人能比。虽有善愿善福,但常喜爱斗战之事,对因果报应,半信半疑,不正思惟,不信正业。

因其修积广大福德,又深具聪明智慧,命终之后,化生畜生道中的阿修罗众生,福报最大的为阿修罗王,居住光明城中,无论眷属、住处、享乐、婇女......都极尽其欢娱之报。又因福德力用所感,能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变化。又因其福德似天,与欲界忉利天王同依须弥山而住;阿修罗众住在须弥山底,忉利天众居住在须弥山顶。因阿修罗王性好战斗,经常率领修罗众生与天主帝释为首的天众交战,但经常为天众所败。

 

(乙)第二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二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经常广行布施,供养外道邪行之人,或供养破戒杂行之人,内心不净,心无正思......。死后堕入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其中一种阿修罗众生。岁命五千岁,少出多减,也有中间夭折者。或者有的人在世时生性好劫盗,以偷窃之物,布施离欲外道,令其饮食充足......。死后亦堕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另外一种阿修罗众,寿命六千岁。

 

(丙)第三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三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嗔斗心深重,喜欢观看世间相扑、射戏、樗蒲、围棋......种种博戏之乐。虽然有修布施之福,但是布施时,心术不正,嗔斗心又重。又有一种人,以食物布施破戒病人,在布施时,又无净思之心......。由此业缘,大体上,皆堕畜生道中的第三类修罗世界中,寿命七千岁。

 

(丁)第四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四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邪见覆心,不识业果,离佛法僧三宝。或见第一精进持戒之人,向其化缘,彼见其辛苦乞索,以同情心布施饭食供养。但在施食后,却诃骂乞食的修行人说:我实在不认为施食与你,有何福德?你不应该走这条向人乞索的下贱出家之路......。虽施食与正道的持戒修行者,但因心具不净施因缘,死后投生畜生道中的第四类修罗众中,又因受到持戒、修行者的咒愿及修行力量所感,胜过此类中其他阿修罗众的福报,一切乐具,皆悉具足。这完全是他依仗布施的对象—福田僧修持所感报,不是从他自心的净施之心而感报。

 

 

待续 ... 

来源:http://bookgb.bfnn.org/books2/1452.htm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