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5.随喜功德愿 (二十)

2已有 10853 次阅读  2012-11-13 09:43   标签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讲义

 

文珠法师讲述

 
续 ...
 

5.随喜功德愿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初二句总标第五大愿,随喜功德之名,随是随顺,意不违逆;喜是欢喜,心不厌恶。凡是见闻他人所作大小功德,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悉皆随顺欢喜赞叹,不生妒忌心,无破壤意,故随喜功德,能取消人的妒忌心。

 

上文是总出随喜功德之妙境。所有尽法界虚空界,是约横遍之处广大;三世,是约竖穷之时深远;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是显所随喜诸佛众多。从初发心,是说诸佛的因心;为一切智,是诸佛发心修行之目的。从勤修福聚,至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是说诸佛因中修行的功德;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是说诸佛果上功德。我皆随喜,是明能随喜的心行。

 

一切诸佛,未成佛之前,皆是凡夫,但因有机会见佛闻法,或亲近善知识,信知佛性本具,皆得作佛之后,即发菩提心,勤求佛道。但欲成佛道,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成瓣。故自从最初发心修行,直至获得一切智的佛果,于其中间,勤修福聚,精进不懈,甚至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的长时间,修习六度十度等诸波罗密,于一一劫中,所舍的头目手足,实非数字可能表达,故说:‘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

 

其修行时间之长,舍身命之多,犹如心地观经中所说:佛于往昔,作雪山童子,为求半偈而舍身;为萨埵王子,舍身救虎;为六牙象王,自投猎者;作圆满福智王,施舍眼晴;为金色鹿王,舍身求道;作慈力王,施五夜叉;作庄严王,施妻无咎;为最上身菩萨,曾施头目髓脑,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广如菩萨本行经所说。

 

‘圆满种种波罗密门’,是指六度、十度,以及八万四千波罗密,悉皆究竟圆满。菩萨从种种波罗密门之行门,证入住、行、向、地、等觉诸位,乃至究竟圆满佛果一切种智,谓之:‘证入种种菩萨智地’。圆满种种波罗密门,是福德具足;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是智慧具足。福德智慧,皆圆满具足,故能‘成就诸佛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是一切种智,圆证佛果三德,圆具佛果三身,二果中属于智果。

 

‘般涅槃’,即是入涅槃。大般涅槃经言;‘如来法身,非是涅槃,若但般若,亦非涅槃,但是解脱,亦非涅槃,我今为众生故,安住如是三法,入于涅槃。’可知住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受用常乐我净,即名般涅槃,非一定要入灭,方名涅槃。二果中,属于断德,今言分布舍利,即是入灭。

 

‘舍利’是梵语,译名灵骨。有二种:一是法身舍利,指佛所说的十二部经;二是色身舍利,即是佛入灭后,焚化色身所得的舍利。无论是法身舍利,或是色身舍利,众生瞻仰礼拜,皆可灭罪生福。故诸佛圣人,由大悲熏修,遗留舍利,普令众生,礼拜供养,名‘分布舍利’。

 

‘所有善根’,概括佛因中修行,所经历佛刹极微尘数劫,尽空遍界,所修佛刹极微尘数众多的功德,以及果上所证无量无边的佛道功德,普贤菩萨,悉皆随喜。

 

据西域记说:释尊入灭,人天悲戚,盛七宝棺,以火光三昧力,焚化色身,得舍利甚多。当时印度八国国王,备兵而来,争取舍利。帝释诸天天王言:天当有分,勿得力竞;时阿那婆答多龙王亦言:我等亦应有分,若以力取,恐众非敌。因将佛舍利,共分三分,给予诸天,龙王,及人间。八国国王,共分人间一分,各将归国,建塔供养,后无忧轮王,使诸鬼神,分为八万四千宝塔。中国境内,除佛牙外,共有十九塔。如是分布舍利,皆为利益一切众生,令末法众生,得瞻舍利者,灭罪生福。所谓:‘生有益于时,死有利于后’。释尊该当之无愧。

 

待续 ...

来源:http://bookgb.bfnn.org/books2/1890.htm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