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無聲入侵生活的殺手

12已有 186015 次阅读  2011-01-18 04:02

民以食為天,色、香、味俱佳則是人們在飲食上追求的終極目標。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那些賞心悅目、香氣撲鼻、爽口滑嫩的佳肴,都額外地添加了許多食品添加劑。不知有沒有人算過這樣的一筆賬,一天中,我們會攝入多少種添加劑呢?

一塊麵包裏有近40種添加劑

先說說早餐,許多家庭以麵包、牛奶、黃油等西餐為主。可你知道嗎?一塊普通的麵包,從最初的麵粉到最後烤製成功,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竟有近40種。製作麵包用的麵包粉中,有麵粉增白劑、強筋劑、麵包改良劑,而單單一個麵包改良劑就包含20多種添加劑。它可以使麵包外形挺立飽滿,增大成品體積20%~50%,並使麵包筋道、香甜。

此外,使用色素可以使麵包色澤誘人,乳化劑有助於麵糰軟和,膨松劑則令麵包鬆軟可口,溴酸鉀可增加麵糰的韌性和彈性。雖然溴酸鉀這種添加劑因發現可致癌,國家已禁止使用,不過市場上並未銷聲匿跡。

低鹽鹹菜的秘密武器是什麼?

有很多人仍然吃的是傳統早餐:一碗稀飯,一個煮雞蛋,一包小鹹菜。

因為鹽吃多了不好,於是大家就會去選擇低鹽鹹菜。但傳統的鹹菜就是用鹽腌漬成的,要減少鹽分的話,就必須用添加劑來維持口味。某品牌低鹽鹹菜包裝上顯示:配料為酒精、調味料(氨基酸等)、pH調整劑、甜菊糖、糖精、抗氧化劑、山梨酸鉀、著色劑、酸味劑、磷酸鹽、增稠多糖類、甘草……數量之多令人吃驚。這些小鹹菜所含的多種化學合成色素屬於偶氮化合物,廣泛使用於飲料、果醬、果凍、蜜餞、奶茶、葡萄酒等食品中,具有致癌性,吃多對人體的危害很大。

做肉丸子的師傅從不吃肉丸
很多上班族和學生的午餐會選擇超市或是菜場賣的各種口味的肉丸子,以及火腿腸。而南京市玄武區一家菜場的肉丸子加工點的老王師傅卻說,他們家裏從來不吃肉丸子、火腿腸,“因為我太清楚那肉丸子、火腿腸是怎麼一回事了。”
據介紹,肉丸子的肉都是從牛骨頭或豬骨頭上剔下來的肉碎,根本沒法吃,黏糊糊的,水分又多,無法做成肉餡,肉味也很淡。製作肉丸的第一步,就是在這些肉裏,加進價格非常便宜的雞肉。接著,加入大豆蛋白,產生柔軟的口感。同時,為了增味增色,又加了大量化學調味料。整個過程使用了二三十種添加劑,這哪叫肉丸子,分明是“丸子形狀的添加劑”!

紅葡萄酒成了“恐怖食品”?
晚餐時,喝一杯紅葡萄酒,既能緩解一天的疲憊,又能營造家庭氣氛。但您喝的酒真的是葡萄釀成的嗎?
真正的紅葡萄酒,是不添加任何水、香料、酒精等添加劑,直接用純葡萄汁釀造的。可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紅葡萄酒,絕大多數都是用“染料”勾兌出來的,根本就沒有“紅葡萄”。為了達到鮮艷的葡萄紅色澤,添加了一種化學合成的偶氮化合物——莧菜紅,這是一種合成色素,已被證實有致癌作用。
另外,能熬出香噴噴肉湯味的“濃湯寶”,裏面沒有任何肉的成分,它的主要成分是:大骨抽提物、酶解肉粉、氨基酸、糖、鹽、鮮味劑、香辛料。
看來,我們瞧見的“色”、嗅到的“香”、品到的“味”,只是一種錯覺而已,您要不要計算一下,一天之內胃裏裝了多少添加劑呢?

震驚!投毒時代1天至少要吃76種食品添加劑

小孩子喜歡五顏六色,就有人往糖果里加色素;女性有“戀香之情”,就有人給酸奶加香精;薯片越爽脆越好,膨化劑當然要用足...數來數去,我們被有毒食品包圍了。怎樣鑒別易摻毒的食品?投毒時代如何捍衛我們的健康?

1、每一天我們至少吃76種食品添加劑

昨日中午13時,在新華都超市五四店食品區,在附近工作的白領小陳告訴記者,她早餐通常喝酸奶、吃麵包,中午經常以方便麵加火腿腸“對付”。為了提神,她每天還會喝一到兩杯速溶咖啡,口香糖和其他的餅乾、糖果等小零食也常備。“天氣熱,雪糕、冰淇淋也是必不可少的。”小陳笑著說。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自己算了一下,每天都會吃掉76種添加劑。”讓消費者想不到的是,每天不離口的一款口香糖竟含了16種食品添加劑。“真是不敢想像長期這樣吃對身體會產生哪些副作用!”消費者擔憂地對記者說。

在昨日的隨機採訪中,這樣存在疑問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大部分市民表示,以往很少關注食品添加劑的成分,只會看下保質期。但是自從看到麥樂雞中含有化學物質之後,對食品的添加劑就開始特別留心。但食品添加劑的成分標得密密麻麻的,也不知道哪些是好哪些是壞。

“我一般都不關注食品添加劑,就看大廠家大牌子,想不到麥當勞這樣的大牌都會爆出含有化學物質,真不知道該選什麼食品是安全的。”學生小林告訴記者。

最近,國家打擊非食品類添加物使用和食品添加劑濫用現象。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超市依賴族”一天可能吃進40種食品添加劑,長期超量食用可能引發癌症,而非食品類的添加劑對肝腎解毒能力最弱的兒童危害最大。

    單身白領一天吃進40種添加劑

    李先生是位普通的單身上班族,早起他匆匆趕到便利店買了個火腿三明治當早飯。按照包裝背面的標籤共標示了12種添加劑,包括乳化劑、酵母粉、抗氧化劑(維生素C)、調味料(氨基酸)、PH調整劑、甘氨酸、磷酸鹽(鈉)、酪蛋白酸鈉、增稠多糖類、發色劑(亞硝酸鈉)、著色劑(類胡蘿蔔素、胭脂紅)和香料。

    午飯時,為節省時間,他請同事從附近超市買來豬肉鹹菜便當和袋裝沙拉當午飯,其所涉添加劑共10種:調味料(氨基酸)、PH調整劑、甘氨酸、增稠多糖類、焦糖色素、甘油脂肪酸酯、酸味劑、山梨糖醇、殼聚糖、抗氧化劑(維生素E),而袋裝沙拉共包含乳化劑、增稠多糖類、類胡蘿蔔素、PH調整劑、調味料(氨基酸)、抗氧化劑6種添加劑,總共16種。

    忙碌了一天已是晚上9點,李先生剛走出公司大門,此時附近飯店都已關門,他又到便利店買了桶裝面,含有14種添加劑,具體包括調味料(氨基酸)、磷酸鹽、蛋白水解物、增稠多糖類、碳酸鉀、乳化劑、紅麴色素、酸味劑、梔子色素、抗氧化劑(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堿水、PH調整劑。

    也就是說,李先生在一天中少說也吃了40多種食品添加劑,其中還有些是複合添加劑,並未一一細算。雖然便利店和超市確實方便,但為了提供這種“方便”,在食品裏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也是不爭的事實。

   添加劑說明“猶抱琵琶半遮面”

    近年來,廠家對添加劑的遮掩手段也越來越高明。就拿防腐劑來說,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不喜歡在食品標籤上看到“防腐劑”這三個字,因此一些廠商只標識 “苯甲酸鈉”或“山梨酸鉀”,以此來遮掩“防腐劑”。此外,如亞硝酸鈉、山梨酸鉀、檸檬酸鈉、水分保持劑、抗結劑等,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夠看懂?而一些食品還只標注了幾種添加劑的名稱,有些名詞實際上指的是複合添加劑,在這個詞背後,往往還有10多種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濫用可能致癌

    上海交通大學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史賢明主任分析說,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取決於它本身的毒性的大小(即安全性的高低)、產品品質的標準,以及使用的範圍與使用量等。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長馬志英總工程師說,像亞硝酸鈉是經常用於肉製品生產的添加劑,進入人體後,只要與胺結合,就可能成為亞硝酸胺。如果超量使用,危害極大可能致癌。

    非食用添加劑對兒童危害最大

    “擅自擴大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甚至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本身品質有問題的食品添加劑等,成為目前食品添加劑的三大主要問題。”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所所長顧振華說。

食品添加物依其用途區分大致有下列所示:
種 類 用 途 品 目
防腐劑 Preservative抑制黴菌及微生物之生長,延長食品保存期限之物質 己二烯酸、苯甲酸等21種 

殺菌劑 Bactericide殺滅食品上所附著微生物之物質 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等4種 

抗氧化劑 Antioxidant防止油脂等氧化之物質 BHA、BHT、Vit E 、Vit C等25 種 

漂白劑 Bleaching agent對於食品產生漂白作用之物質 亞硫酸鉀等8種

保色劑 Color fasting agent保持肉類鮮紅色之物質 亞硝酸鈉、硝酸鉀等4種

膨脹劑 Leavening agent為使糕餅等產生膨鬆作用而使用之物質 合成膨脹劑等14種

品質改良劑 Quality improvement, distillery and foodstuff processing agent為改良加工食品品質、釀造或食品製造加工必需時使用之物質 三偏磷酸鈉、硫酸鈣、食用石膏等77種

營養添加劑 Nutritional enriching agent強化食品營養之物質 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122種

著色劑 Coloring agent對食品產生著色作用之物質 食用紅色六號等27種

香 料 Flavoring agent增強食品香味之物質 香莢蘭醛等90種

調味劑 Seasoning agent賦予食品酸味甘味甜味之物質 L-麩酸鈉(味精) 、檸檬酸、糖精等53種

粘稠劑(糊料) Pasting (Binding) agent賦予食品滑溜感與粘性之物質 鹿角菜膠、CMC等21種

結著劑 Coagulating agent增強肉類魚肉類黏性之物質 磷酸鹽類等16種

食品工業用化學藥品 Chemicals for food industry提供食品加工上所需之酸及鹼 鹽酸、氫氧化鈉等10種

溶 劑 Dissolving agent (Solvent)食用油脂、香辛料精油之萃取月溶劑 己烷、丙二醇等6種

乳化劑 Emulsifier讓水與油等無法相互均一混合之原料乳化之物質 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Polysorbate等12種

其 他 Others分別具有消泡、過濾、防蟲、被膜等之物質 矽樹脂、矽藻土、胡椒基丁醚、蟲膠等13種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涂鸦板